精子库的功过
由于人工授精要使用供体精子,必然涉及如何贮存供体精子以确保精子质量的问题。为此,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勒(Herman Muller)建议设立精子库或称"精子银行",即把人的精子,用低温(液氮)冷冻的方法,贮藏在专门的机构里。用此方法也可贮存卵子或胚胎。
在国外,提供一份精液可得到40~50美元,女大学生提供一枚卵,售价可达2500美元。国外曾建立诺贝尔精子库,1984年诞生"诺贝尔男婴",1985年诞生"诺贝尔女婴"。我国1986年在青岛建成第一座人类精子库,现已有19座。曾喧闹一时的"名人精子库"门庭冷落。2000年4月,全国首家"博士精子库"正式成立,供精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⑴年龄在25~50岁之间;⑵已婚,生育过一个健康的孩子;⑶在读或已获得博士学位;⑷五官端正、体态匀称、思维敏捷、举止得当;⑸身体健康,无、等传染病。
"名人精子库"为人工授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否可以导致婴儿的优生却一直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在于基因决定论还是非基因决定论正确?人应不应该"改良品种"?人的基因有无优劣之分?1999年召开的第120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国内学者们对名人精子库可否建立曾展开热烈讨论(P67)。
生命伦理学家指出,称人有"劣根基因"容易导致歧视,人类之美在于多样性,没有十全十美的基因携带者。有些人可能携带了疾病基因,但疾病基因是不是一定是不好的呢?是不是一定得根除掉呢?比如一种导致镰刀型细胞症的基因同时又是预防的功臣。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地爱滋病?现在知道就是因为这种人有某种基因缺陷。绘画天才梵高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如果那时就有基因治疗技术,岂不是扼杀了一个伟大的天才了吗?
在国外,精子银行进行商业性买卖,因此可能会出现将同一批号的精液供应给多个用户的情况。在中国,则是采取协商的原则。是否必须对精液的来源进行保密,目前尚有争论。
胚胎银行:体外授精胚胎保存。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胚胎银行,每年增加冷冻胚胎一万个。1984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首先将冷冻胚胎植入母体并成功分娩。1989年,我国在湖南医科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人类冷冻胚胎库。在这里,伦理学又遇到了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冷冻胚胎是人吗?他们是否也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冷冻胚胎是否具有财产继承权?无人认领的胚胎该作何处理?在美国,许多人认为胚胎就是一条生命,就是一个人,都应该给予法律保护。在中国,法律规定只有母亲腹中的胎儿具有财产继承权。
(实习编辑:黄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