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卵恐大出血送命 术前宜诊断凝血功能
国内捐卵人数每年大约200人,捐卵的风险性高,值得有意捐赠者注意。除了民众较熟悉的「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医师也提醒不可轻忽取卵后大出血的致命危机。一名年约25岁的转诊女病患,为了取得高额营养费缓解经济压力,在隐瞒父母的情况下捐卵,没想到因取卵不慎引发大出血,不仅引发家庭风暴,自己也险些送命。
张旭阳医师表示,现在生医科技发达,女性捐卵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已大幅降低。
台湾生殖医学会常务理事张旭阳医师表示,其实每个捐卵女性在取卵过程中都会出现出血现象,主要原因是当阴道超音波仪器的取卵针侵入卵巢,且在抽取出滤泡液的过程中,容易破坏卵巢微血管引发出血,不过绝大多数患者可在取卵后1至2小时内自行止血。只有少数约1%至3%的捐卵者可能因本身卵巢内血管数过多且密集、血液凝血功能不佳造成大出血,出现腹胀、腹痛、血压降低、脸色苍白,甚至是休克的症状,必须住院开刀治疗。
不过,捐卵后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并非不能避免,只要事先可以检查血液凝结功能,并于取卵后适度予以药物控制,就能降低大出血的风险。,除了大出血之外,国内在多年前也曾经发生过几例取卵后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险些休克送命的案例。
张旭阳医师认为,过去的捐卵者容易因生殖科技不够发达,无法对捐卵者的卵巢功能和排卵针剂剂量做有效控制,以致卵巢排卵过量,造成呕吐、腹胀、肝肾功能异常,甚至休克和死亡。
不过,随着医药科技发达,生殖取卵技术也臻于成熟,大幅提升安全性。目前较安全的捐卵进程,需透过超音波检查卵巢功能,透过血液中的AMH浓度预测排卵针施打后的反应和卵子数量,再针对并发症的高危险族群,适度降低排卵针剂量或施打拮抗剂。
如果是卵巢功能特别发达或AMH值特别高的捐卵者,建议采行拮抗剂疗程,先使用一种叫「GnRHa」(脑下垂体性腺刺激素释放的抑制剂),避免过度刺激卵巢,再搭配安全性较高的新式「安全破卵针」,降低风险。
该文章《捐卵恐大出血送命 术前宜诊断凝血功能》由网友『金枪不倒』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