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偷渡缅北当荷官被放回

健康养生 2025-04-25 18:39健康新闻www.buyunw.cn

真实案例揭示:求职路上的陷阱与电信诈骗的险恶手段

求职之路的暗流涌动

2020年6月,正值求职高峰期的张某,在国内招聘平台上寻找工作机会。这时,一个自称“王总”的境外人员出现,以经营酒吧为诱饵,将张某诱骗至缅北。偷渡过程中,张某跟随“蛇头”穿越边境,经历了长达两小时的山路跋涉,再经长途车程抵达所谓的“工作场所”,却发现那是一个电信诈骗的窝点。因无法支付高昂的“赎身费”,张某被迫加入诈骗团伙。

诈骗手段的剖析

1. 角色伪装:张某在社交平台上冒充IT工程师、“高富帅”等身份,以交友为名寻找潜在受害者。他谎称掌握软件漏洞,诱导受害者下载虚假的投资App。

2. 诱导充值:诈骗初期,张某会让受害者尝到小额盈利并成功提现的甜头,随后制造系统故障,要求受害者大额充值以解锁账户。就这样,一名女子被张某骗取10万元,张某从中获利丰厚。

案件结果及后续

由于后续没有新的诈骗成果,团伙认为张某“业绩不佳”,最终在2022年1月将其放回国内。一下飞机,张某就被警方迅速抓获。经过上海市奉贤区法院的审理,认定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法律依据的解读

法院认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巨大,符合《刑法》中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虽然他的偷渡行为未单独定罪,但作为案件背景,对量刑产生了影响。

这一真实案例警示我们,求职时要提高警惕,谨防落入类似电信诈骗的陷阱。通过此案例,我们也了解到法律对于此类行为的严厉打击和判决。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引以为戒,增强法律意识,共同构建一个诚信、安全的社会环境。(注:文中细节及判决结果均来源于2023年9月的公开司法信息。)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