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称医院不该是挣钱的地方

健康养生 2025-04-23 11:55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医疗体系的重塑:回归公益初心

一、坚守医疗的公益初心

李玲教授一直强调,医疗的本质是治病救人,它的社会公益性和健康保障功能是其固有的属性。她猛烈批评当前医疗体系的过度商业化,指出医院不应当以营利为目的,因为患者才是我们服务的核心。

二、剖析创收机制的弊端

在现有的创收机制下,医院将患者视为“创收工具”,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1. 激励机制的扭曲:医生的收入直接与医疗行为挂钩,这导致多开药、多做检查成为医院维持运营的主要手段。数据显示,中国人年均就诊次数远超合理水平,这其中不乏医院为追求收入而扩大服务量的因素。

2. 费用飙升与患者负担加重:医疗费用在过去几十年间上涨了约7倍,但服务质量与公平性并未同步提升。公立医院在承担基础医疗任务的由于财政补贴不足,被迫依赖市场创收,陷入了既要公益又要盈利的困境。

三、现状分析与改革路径

1. 当前医疗体系矛盾:公立医院面临运营压力,部分医院因亏损而倒闭,医务人员薪资拖欠,医疗资源分配失衡。患者在体验“看病贵”的医院却陷入了“创收-成本上升-亏损”的恶性循环。

2. 改革建议:推动全民免费医疗试点,强化财政保障,剥离医院的营利职能。重构医生薪酬体系,建立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避免过度依赖诊疗量。

四、争议与挑战

李玲教授的观点引发了关于医疗体制“公益化”可行性的热烈讨论。尽管有支持者认为需要系统性改革财政投入和医保支付方式,但也有反对者担忧这可能加剧财政压力并降低医疗效率。当前医改仍处在试点阶段,如何平衡医疗的公益属性与可持续运营,是我们面临的核心难题。无论挑战如何,我们都应始终坚守医疗的公益初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公平的医疗服务。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