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铍针:给皮神经减压
在临床中,我们常常遇到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或风湿性疾病的患者,其中相当数量的病例实际上是神经功能障碍。这些慢性病状有时经过多种治疗方法却久治无效,然而采用铍针治疗却往往只需一两次就能显著改善。
为何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的主任陈秀华为我们揭示了答案。铍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适宜技术,以其针对性强、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无副作用和临床疗效显著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陈秀华介绍,铍针实际上是一种神经外松解术。当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时,会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功能障碍,这种症状被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铍针源于《灵枢九针》,是一种比针灸针稍粗,末端扁平带刃的器具。铍针治疗时只在筋膜层操作,创伤小,基本不会出血。其操作时间一般只有一两分钟,可以有效地松解分布于皮肤和筋膜中的细小受压皮神经。
现代铍针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是根据皮神经卡压造成的软组织高张力状态特点而设计的。铍针疗法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主要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陈秀华以一位患有隐神经膝关节内侧支卡压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为例,详细描述了铍针治疗的临床操作过程。她先让患者平躺在床上,找到体表压痛点,然后进行消毒,持铍针快速穿过皮肤到达筋膜。整个过程只需一两分钟,患者下地行走时,腿痛明显缓解。
陈秀华强调,铍针疗法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疾病。必须严格把握适应症及注意事项。进针、方式等都要因人因病而异。她也提醒患者,如出现晕针或血肿等情况,应如何处理。
铍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患者在接受铍针治疗时,也应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在这个世界,每一次手术都是对身体的一次挑战,术后恢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医生的精心治疗,更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针对术后患者,有一种独特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那就是手法和功能锻炼。
这位专家告诉我们,手法锻炼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恢复手段,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身体康复的大门。通过这种锻炼方式,可以有效地恢复人体的动态平衡。想象一下,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精确的位置和角度才能正常运行。手术后的身体,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一些微小的偏差,这时,手法锻炼就像一位熟练的工匠,能够微妙地调整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角度,让身体重新回归平衡。
手法锻炼还能帮助我们解除肌肉痉挛。手术后的身体常常会因为疼痛和紧张而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这不仅会让患者感到不适,还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而手法锻炼就像一位温柔的护士,能够通过各种手法帮助肌肉放松,舒缓疼痛,让身体得到真正的放松。
更令人惊喜的是,手法锻炼还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我们都知道,新陈代谢是身体保持活力的关键。通过锻炼,可以让身体的各个系统更加活跃,加速废物的排出和新细胞的生成。这样,身体就能更快地恢复元气,更有活力地面对每一天的挑战。
手法功能锻炼是术后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一把重要武器。它不仅能恢复人体动态平衡,解除肌肉痉挛,还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对于每一位术后患者来说,都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这种锻炼方式,让身体在恢复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帮助和关怀。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