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称有的软件偷偷打开摄像头

健康养生 2025-04-19 21:56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周鸿于2020年8月多次公开发声,指出某些软件在未经用户明确允许的情况下,疑似有偷偷激活摄像头或麦克风的行为,并对用户的语音进行录音,通过分析关键词来洞察用户的兴趣,以便进行个性化内容推送。这一行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并再次将焦点对准了隐私保护这一重要议题。

其主要观点与主张如下:

1. 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

周鸿态度鲜明地强调,任何厂商在采集、使用用户数据前,必须明确告知用户,并获得其同意。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悄悄”监控,主张用户应拥有对数据采集的知情权,以及是否授权的选择权。这不仅是尊重用户的基本权利,也是建立健康、可持续的互联网生态的基础。

2. 数据归属与处理规范

在周鸿看来,用户向厂商提供的数据,其所有权应明确归属于用户,而厂商仅仅是这些数据的临时托管方。当用户决定停止使用某项服务时,厂商应立即删除相关数据,并无权将其转卖或用于其他用途。这一观点强调了数据的归属权和隐私权,要求厂商在处理用户数据时遵守严格的规范。

3. 行业案例与争议

之前,QQ浏览器、百度输入法等应用被曝光存在后台调用摄像头或麦克风的行为。尽管厂商解释称这是为了技术优化而非实际录音或拍摄,但这些事件仍然引发了公众对于隐私边界的质疑和讨论。周鸿的言论无疑加剧了这一讨论,并提醒公众警惕隐蔽数据采集的风险。

针对上述情况,给用户提出了以下应对建议:

1. 主动管理权限:用户应在手机设置中,对各个应用的摄像头和麦克风权限进行限制,避免非必要应用随意调用。

2. 警惕异常提示:用户在使用应用时,如果发现应用频繁请求敏感权限,应提高警惕,仔细核查这些请求的合理性。

周鸿的言论不仅揭示了互联网服务中隐蔽数据采集的潜在风险,还呼吁业界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在提升用户体验和保障用户隐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他的声音提醒了我们,在数字化时代,保护个人隐私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能力。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