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暑期严禁集体补课
教育改革之风:重塑教育生态,回归教育初心
一、政策核心调整
近期,我国教育部门针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重大政策调整,旨在重塑健康的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初心。自2025年5月起,全国范围内严禁中小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在暑期、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组织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四川等地更是明确提出了学校不得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补课的严格要求。这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面禁止补课范围:无论是学校还是校外培训机构,在规定的时段内都不得进行额外的课程安排,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休息和自主活动时间。
2. 教师行为规范:严禁在编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或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维护,更是对学生权益的保障。违规者将受到取消教师资格证、暂停教学工作的严厉处罚。
3. 校外机构监管:学科类培训机构需严格遵守假期不开展培训的规定。线上课程时长将受到严格限制,确保学生的学习健康。
二、违规处罚力度
对于违反规定的机构,教育部门将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违规补课的机构将被罚款5万至1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学校若违规组织补课,相关责任人将受到追责,严重者将取消办学资质。这一系列措施显示了教育部门对规范教学行为、强化监管力度的决心。
三、配套措施实施
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减少课外培训需求,推出了“5+2”课后服务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校内得到作业辅导,有效解决学习疑难。调整学生作息时间,保障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低于8小时,并推迟早晨到校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强化监管力度,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教育真正回归初心,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加公平、健康的教育环境。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政策带来的美好变革,共同见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