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职校这样培育养老服务人才(人民眼走近养

健康养生 2025-04-18 12:53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引子

走进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一股朝气扑面而来。在这里,有一群年轻人,他们身穿护理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养老服务的精神。他们中的佼佼者,如95后护理主管王程,正是这所学府的骄傲。

王程,一个来自四川的年轻人,却能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与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打成一片。他的故事,是一部关于青春、梦想与责任的真实写照。

回溯到2015年,王程从四川老家考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养老服务专业。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办学多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养老服务人才。而他,也怀揣着梦想,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入学后不久,王程得知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通过面试考核,他成为首届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一员。这个班级的特殊之处在于,学员们不仅要完成学校的基础课程,还要参加用人单位的线上学习,甚至在校外进行实习。

在学院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共建下,王程和同学们在大一结束后就进入了福利院实习。在实习期间,他们被分配到各个分院,由分院院长担任指导老师,亲自传授服务技能。这个过程中,王程深感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还收获了与老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如今,王程已经成为上海首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的养老护理员,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行业。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为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王程,一个对上海一无所知的外乡人,踏入了充满本地色彩的杨浦区社会福利院,这里的住养老人大多生于斯长于斯。初次接触,方言的壁垒几乎阻隔了他与老人们的交流。为此,福利院特设语言文化课,召集员工和学生们一同学习上海方言的韵味与表达。

洗澡在沪语中是“哒哟”,擦脸是“咔面”……王程用心记录着这些生活常用语,如同珍视着通往这片土地心房的钥匙。而福利院的老人们,也注意到了这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得知他们毕业后将在这里开启职业生涯,老人们热情地担当起语言导师,传递着上海的温暖与情谊。

半个多月后,王程已能用简单的上海话与老人们交流,逐渐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当暑假实习结束时,施爷爷拉着他的手,眼中满是依依不舍,“小伙子,你表现出色。欢迎你毕业后到上海发展,我会教你更多地道的上海话。”

承诺之后,王程在大二的学习更加刻苦。他围绕老年人生活照护等一系列专业课程深入钻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果说大一暑假的实践学习是初探职场,那么大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则让他真正步入了职业舞台。

2017年12月至次年5月,王程以准员工的身份在福利院独立开展照护工作。他主要负责失能失智老人,这些老人需要全方位的照顾。每天扶抱、翻身、喂饭、更衣、换纸尿裤……虽然工作繁重,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用年轻人的热情和毅力支撑着每一天的工作。“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王程说。

2018年7月,包括王程在内的21名订单班学员顺利毕业,并如约入职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从校门到院门无缝对接,他们一入职就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王程表示,他对每位老人的性格和身体状况了如指掌,甚至连李奶奶喜欢吃的麦片次数、张爷爷的杯子摆放位置都一清二楚。

“订单班让我们提前熟悉单位和岗位,为我们的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王程说,今年4月,他更是被聘为上海市首批养老护理高级技师,这是对他在养老护理领域的卓越表现的肯定。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奋斗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用爱与责任温暖老年人的故事。

上一篇: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