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堂:远离“节日病” 健健康康过新年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无疑是最温馨的画面。饮食不当可能会打破这份温馨,带来身体的负担。为此,人民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了营养专家,为大家提供节日饮食建议,帮助大家远离“节日病”,健康过大年。
节假日的饮食,需要兼顾美味与营养。刘爱玲研究员强调,备餐时食物种类要丰富,包括粮谷类、蔬菜水果、肉蛋奶以及大豆等,并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食物量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不同人群的食物需求量是不同的。她以成年体力劳动的女性为例,详细列举了一日三餐的标准搭配。
何丽研究员则提醒大家,肉类食用要控制量化标准,每天鱼禽肉蛋类食物的摄取量约是自己的一个拳头大小。她强调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瘦肉,推荐大家多吃鱼虾,少吃烟熏、火烤和腌制的肉类。
坚果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食,但何丽提醒大家,坚果虽营养丰富,但脂肪含量较高,每天应摄入10克左右的果仁。她建议大家选择独立包装的原味坚果,并注意购买没有开壳或部分开壳的坚果,以防存储过程中氧化变味。
何丽还强调了食物的多样化摄入以及吃零食的讲究。食物多样化不是指吃多种零食,而是要摄取不同种类的食物。她建议大家在两餐之间少量吃一点零食,如甜度不高的水果或少量坚果。
春节期间的饮食应以均衡营养、合理进餐为原则。通过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选择健康的食物,控制摄入量,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我们就能健康地度过这个喜庆的春节。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采纳专家的建议,让春节的饮食既美味又健康。假期中的饮食规律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每一位家庭成员来说,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应注重假期的饮食规律,保证营养平衡。专家刘爱玲建议,每餐都应摄入高蛋白食物,同时选择脂肪和糖含量较低、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在餐前半小时,可以先喝水或不加糖的牛奶、豆浆等,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过量进食的可能性。对于小朋友来说,假期里作息不规律往往会影响饮食,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刘爱玲强调,小朋友要特别重视规律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糖果、点心和饮料,保持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适中。
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节日期间,餐饮往往比较丰盛,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小朋友的饮食,避免其过量进食。绝对不能让小朋友饮酒,因为小朋友的脏器尚未完全发育,对酒精的耐受力较低,过量饮酒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对于体重超标的网友,何丽提出了平衡膳食的建议。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采用分餐制,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活动量进行标准化配餐,确保每餐适量。在外出聚餐或在家用餐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食量,做到吃到七八分饱。要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选择脂肪和糖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尽量减少外出就餐次数,如果在外面吃饭,要学会点菜,注意荤素搭配和食物的选择。
何丽还强调了食物的新鲜口感和营养价值。在选择食物时,要做到菜色浅一点、香味淡一点、口味轻一点,选择低盐低油的烹调方式。春节期间,可以选择一些档次较高、较为新鲜的食材,如蘑菇、绿叶菜等。要注意品种的多样性,兼顾各种类型的食物。
假期中的饮食规律与健康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应该注重假期的饮食规律,保持营养平衡,选择健康的食物和烹调方式,享受美味的保持健康的身体。(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