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健康养生 2025-04-18 00:37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初冬的贵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山地连绵起伏,茶园郁郁葱葱,绿叶间白花绽放,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四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苗,今年迎来了首采季,续写着一个关于茶叶致富的动人故事。

屯上村党支部书记孔令金站在漫山茶树前,介绍道:“茶园带动了我们和周边村寨691户2020名脱贫群众增收,自2020年以来,务工收入已超过1100万元。”这一数字,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乡亲们勤劳致富的见证。

普安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获赠2000亩白茶苗为契机,茶园总面积扩大至18.3万亩,其中“白叶一号”1.3万亩,茶叶综合年产值近17亿元。一座造型如叶片的别致小楼矗立在半山腰,新建的茶园接待中心如同美丽景区的一部分。

曾经沉寂的山坡如今变得生机勃勃,硬化的道路串起家家户户,延伸到山间地头。普安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斌感叹,当初的小茶苗如今枝繁叶茂。而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白叶一号”茶苗的茁壮成长,激发了乡亲们的创富劲头。除了1500亩的扶贫茶苗,村民们还自发种植了800多亩白茶苗。张梅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茶园基地务工多年后,不仅成功脱贫,还掌握了白茶种植技术。她自家种上了4亩白茶,甚至让在城市工作的儿子回来一起创业。

普安县委书记龙强表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引导乡亲们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致富本领,让茶产业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引擎。”这一愿景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相呼应,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和努力。

拓展茶产业链,共筑乡村富裕之梦

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在这片土地上,一种名为“白叶一号”的茶叶正在改变着乡亲们的命运。普安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仕洪一边细致地冲泡着清香的茶叶,一边向我们讲述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茶园刚刚起步时,浙江茶叶集团与普安县携手共建了“白叶一号”茶产业园。全自动茶叶生产线的引进,不仅解决了茶叶加工的问题,更以携手合作为寓意注册了“携茶”品牌。从此,这片土地上的茶叶不再默默无闻。

随着产业链的完善,普安红茶业集团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从茶园试采开始,他们便积极参与到全产业链的发展中。今年,公司加工出的茶叶销售额已经突破300万元。他们不仅做大了产业,更通过合理分配收益,让乡亲们共享发展的红利。

黄仕洪告诉我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们不仅要让产业壮大,更要让乡亲们富裕起来。”明年,茶园将迎来丰产期,公司将把茶树经营权交给农户,让他们直接享受茶青销售收入。而公司将继续负责管护、加工和销售,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

黄崇丽是一个制茶手艺出色的乡村女子。过去,她曾因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茶叶卖不出好价钱。但随着普安县茶叶产业链的完善,她有了创业的念头。她流转来300多亩坡地,种植白茶,并严格按照“白叶一号”茶园的标准进行管护。今年,她的白茶收成不错,自己加工的干茶更是被省外茶商抢购一空,利润可观。

普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松峰表示:“我们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补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上下更大功夫,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茶产业特色优势,让绿水青山带富更多乡亲。”

在这青青的茶园中,普安山歌婉转悠扬,回荡在茶山之间。白叶一号的茶树青翠欲滴,采茶人的歌声甜蜜悠扬。他们歌唱着美好的生活,感谢党的政策带来的红利。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他们共同筑造着乡村富裕的梦想。

上一篇:早泄的食疗调理方法大推荐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