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是什么

健康养生 2025-04-17 23:18健康新闻www.buyunw.cn

中医视野下的血管与经络

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中,经络与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气血流通的通道。很多人可能会将经络与血管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对血管的认识。在中医的视野中,“心主身之血脉”,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经脉、络脉和孙络,分别对应着大的动静脉和毛细血管。这种描述是对人体循环系统的高度概括。

严格说来,经络不同于血管。经络是中医上的概念,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的通路。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疾病情况下,经络则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对于经络实体组织的实质,笔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陈氏点穴与解穴疗法》一书中进行了描述。笔者认为,经络实体组织是器官之间相互连结、起中介和保护作用的固有结缔组织。而皮肤减去其中的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后,表现为经络实体组织的集中体现,也就是十二皮部。

接下来,我们来一下“不可把血管、神经划入经络实体组织”的理由。中医的人体生命学由《阴阳五行》、《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等三大主体组成。如果我们将血管、神经划入经络实体组织,那么就会切断人体内外系统的功能载体,导致我们无法认识人体内外系统双方功能的交融协作,也无法认识经络如何平衡阴阳的机理。

从组织细胞的不同性上来看,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等,这些组织都有血管分布。如果我们把血管和神经划归到经络实体组织,那么就无法体现这些组织细胞的独特性和功能。

经络和血管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经络的实质和功能,其平衡阴阳的机理,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与血管、神经等组织混为一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揭示经络组织细胞的独特性质

我们深入人体经络组织细胞时,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它们展现出了无极性的特征。这意味着经络组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并不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或极性。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它们在人体内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当我们转向平滑肌(血管组织)和神经元(神经组织)这两种细胞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细胞展现出了鲜明的有极性特征。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表现出特定的电生理和化学特性。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可以根据细胞的极性来区分它们是否属于经络组织。

这种“有、无极性”的区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一理论却与现行的临床做法存在矛盾。

临床实践与理论相悖

在针灸推拿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在对人体的任何穴位进行操作时,都应该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这是因为人体的大部分穴位都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如果我们将血管和神经纳入经络组织的范畴,那么临床实践中的这一基本原则将失去理论支持。这样的矛盾,不仅挑战了我们对经络组织的理解,也对我们现行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质疑。

这一矛盾并非易事,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找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不断人体奥秘,推动医学的进步。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解开这一谜团,为我们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医学知识,以指导临床实践,造福更多患者。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