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控药价为核心的医改困境

健康养生 2025-04-16 13:53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在医疗体制的特有背景下,中国的医改始终绕不开药价这一核心议题。尽管近年来各地致力于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但药价问题依然备受关注,成为公众和的共同焦点。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现实难题:调整服务体系需要时日,且面临巨大的阻力;而调控药价则见效迅速,能直接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的关注并不仅限于政绩,更重要的是医院收入结构中药占比过重。数据显示,2013年,药品收入在中国医院总收入中占比高达39%,成为医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相比之下,挂号费、诊疗费、服务费等合理收入仅占总量的冰山一角。这种结构扭曲导致医生收入长期偏低,不得不依赖药品收益来弥补。这种现状反映了中国特色医疗体系下的“以药养医”现象。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采取了多种策略。一方面努力压低药品价格,甚至设定价格红线;另一方面则通过设定药占比指标来限制医院在药品方面的支出。在医疗服务体系未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单纯依赖药价控制的政策仍面临巨大挑战。

真正的控费之道在于医疗体系的全面改革。在医疗体系未理顺之前,单一的控费措施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现行的药品价格控制虽已实施多年,但方式手段需进一步创新。在医保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对医疗控费的需求愈发强烈,对药价的压制也愈发严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药企可能会通过改变药品形式或重新包装等方式规避价格管制。只有医药真正分家,才能实现有效的控费。

除了药品问题,医疗体系的变革还需关注其他核心问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不仅仅受药价影响,大医院虹吸病人、内部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是重要原因。推动基础医疗发展、加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全面规划,从培训教育到基础医疗服务的配置和市场准入都要有所作为。应放开市场准入,让民营资本进入基础医疗领域,但前提是加强监管措施。

医保和第三方控费体系的缺失也是一大难题。医保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商保规模过小,导致无法有效控费。如果能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控费,通过谈判与医院达成合理协议,医疗费用将得到实质性下降。药品福利管理(PBM)若能全面介入药品管理流程,从药品采购到处方审核全程把控,将极大促进医疗费用降低。当前的政策和体制限制使得这一构想短期内难以实现。

单纯依赖药价控制难以解决医疗费用上涨的根本问题。必须进行全面制度改革,从政策、体制、市场准入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扭转当前的结构性难点。在这一进程中,需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方式,以推动医疗体系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