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更年期一咳嗽就漏尿…中医:3大常见尿失禁药膳调理
尿失禁,这种常见的尴尬问题,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星Ella陈嘉桦也曾坦言生产后的尿失禁困扰。尿失禁,尤其是频尿、尿急、漏尿等症状,是许多女性难以启齿的难题。其成因多样,包括压力、肥胖、子宫肌瘤导致的腹压增加、更年期停经后的阴道萎缩,以及神经调节问题等。
中医和西医对尿失禁的成因有不同的解读。西医认为,尿失禁可能与子宫肌瘤、更年期、产后等导致的长期腹压增加有关。而中医则将其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水道的调节异常相联系。《素问》《灵枢》等古籍亦有相关论述,认为尿液的生成与排泄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漏尿病位虽在膀胱与尿道,但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师赖睿昕表示,尿失禁的中医治疗需根据身体状态调整。特别有三种常见情况可能导致尿失禁:一是骨盆底及尿道肌肉变松弛,多发生在多产妇和停经后妇女身上;二是神经调节出问题,常见于脑中风患者、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三是精神紧张所致。
对于第一种情况,中医推荐以补气升提的中药如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伍汤等进行调理,其中含有大量的黄耆,对脏腑升提有很大帮助。建议搭配凯格尔运动,通过伸展骨盆底肌肉来增强肌肉张力。对于第二种情况,需要针对神经调节进行中药调理,同时控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以改善神经病变。
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中医推荐了一些针对尿失禁的药膳,如黄芪党参粥、枸杞炖羊肉等,这些食物具有益气固肾、缩尿止流的功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等也有助于预防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不必为此感到尴尬或羞耻。了解其原因和治疗方法,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缓解甚至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遭受尿失禁的困扰,不妨试试上述方法,或许能为你带来帮助。在面对尿失禁这一问题时,中医有其独特的辩证方法和调理建议。针对肾虚导致的尿失禁,中医主张温肾补虚、固本培元,通过诸如桑螵蛸散、济生肾气丸等中药搭配头皮针、耳豆等疗法,调节神经传导,帮助膀胱恢复正常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些日常的小技巧可以帮助改善这类状况。例如,深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法,可以帮助转移注意力,延长排尿时间。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刻意憋尿,避免尿路感染,慢慢培养膀胱的有效容积。少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避免生冷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肾虚状况。
当情绪紧张导致的膀胱过动症发生时,中医认为是肝气郁结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中医采用四逆散、甘麦大枣汤等药物来调肝理气。在中医理论中,“气”对膀胱尿液的储藏与排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若肝胆气机疏泄不当,就可能导致神经调控失常,引发频尿或尿失禁。
对于这种情况,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延长排尿时间。在如厕时保持放松状态,让膀胱有足够的时间排空。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焦虑,适当放慢生活节奏,都能有效缓解这一症状。
中医调理尿失禁的方法丰富多样,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注重日常的生活调理和心态调整。面对尿失禁问题,我们可以结合中医的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这一状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避免在不合适的情况下讨论或传播他人的个人信息和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