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钙摄取量,会造成结石?
结石之痛,让人坐立难安,甚至痛不欲生。近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令人对钙的摄取心生疑虑:增加钙的摄取量会导致结石。营养师陈怡对此进行了解释。
实际上,增加钙的摄取量并不会直接导致结石。真正的关键是钙的摄取不足以及水分的摄入不足。骨骼作为体内最大的钙存储库,当钙进入体内后,血液有一套平衡机制,将多余的钙保存在骨头中,以维持血钙浓度的稳定。增加钙的摄取量并不等同于结石的风险增加。
相反,钙质摄取不足才是真正的结石隐患。当身体钙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骨骼会释放存储的钙到血液中,导致血钙浓度上升。当血钙浓度过高时,容易与血液中的草酸结合,形成结石。特别是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位置,更易形成结石。
除了钙质摄取不足,形成结石的其他主要原因是水分的摄取不足以及流汗过多。肾脏有自动调节血量的功能,一旦缺水便会提醒身体该喝水。当水分摄入不足或流汗过多时,肾脏产生的尿量不足,导致尿液中的钙离子、尿酸、磷酸、草酸等物质浓度过高,容易形成结晶和沉淀,从而产生结石。
针对结石问题,营养师陈怡给出了以下建议:对于高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草莓、巧克力、浓茶、啤酒等要适量控制。而一般民众则可以遵循以下几点预防结石的产生:
1. 水分摄取要足够:稀释尿液,预防结石的形成。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摄取2000c.c.的水分,容易结石体质的人则需要更多。
2. 钙质摄取要充足:每日应摄取1000毫克的钙质,以降低结石风险。食物如乳制品、黑芝麻、小鱼干、豆腐等都是良好的钙质来源。
3. 维生素B6要充足:通过抑制体内特定化学反应,减少草酸的形成,进而减少草酸钙的生成。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乳制品、瘦肉、豆类等。
4. 膳食纤维的摄入也很重要:它能抑制脂肪的吸收,防止油脂与钙质结合,有助于预防结石。
5. 适量的钾、镁矿物质也能帮助预防结石:这些矿物质能在肠道与草酸结合,减少草酸的吸收,并避免尿液偏酸,降低尿钙排泄。
维生素C与健康的微妙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维生素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卫生部建议,成人每日维生素C的建议摄取量为100毫克。这一摄入量可以轻松通过均衡的蔬果饮食达到。关于维生素C的摄取量,尤其是过量摄取的问题,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
维生素C的代谢产物为草酸。若长期服用超过0毫克以上的维生素C补充剂,可能会使尿液中的草酸含量增加,进而提高罹患尿路结石的风险。我们在追求健康的也要注重维生素C摄取量的适度性,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潜在风险。
除了维生素C的摄取量,我们的饮食习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关注那就是盐分的摄入。
饮食中的盐分:隐形健康杀手
盐,这个我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过量摄入时却可能给我们带来健康隐患。当摄入过多的盐分,即钠,它会促进尿液中钙质的排出,同样有可能增加罹患结石的风险。
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营养素的摄取量,还要关注饮食习惯的合理性。适度摄取维生素C,避免过咸的食物,这样才能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远离健康隐患。
《维生素C与健康:寻求平衡》由网友‘共同呼吸’推荐阅读,若您发现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研判。在追求健康之路上,让我们一起生活中的健康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