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说吃: 吃糖会得糖尿病吗?
关于糖尿病与饮食的误解
时常有人误认为多吃糖会引发糖尿病,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区。吃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糖,作为一种能量的来源,当我们的身体消耗不了那么多的能量时,多余的糖确实可能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吃糖直接导致糖尿病。
专家指出,正常摄入糖分后,血糖会升高,这时人体会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一定量的胰岛素足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但对于一些人,尤其是肥胖的人群,他们可能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稳定,这种现象被称为胰岛素抵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的发生并非仅仅因为吃糖,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如肥胖、遗传等导致的。
至于有人认为只要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因为除了糖,其他食物如淀粉、脂肪等摄入过多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再来说说血糖的问题。并非血糖越低越好。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波动可能会更大,更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还要大,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一些糖果、巧克力等,以防不时之需。
说到南瓜能降糖的观点,这也是一个误区。南瓜含有丰富的营养,但并不能降糖。南瓜的含糖量并不低,其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糖的吸收,但绝不能说南瓜能降糖。任何含能量的食物都没有降糖作用。
同样,认为主食越少血糖越好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主食是糖尿病患者的能量基础,吃对吃好主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完全不吃主食会导致能量缺口,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我们对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吃糖并不是糖尿病的唯一原因,而正确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如有疑虑或问题,还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在食物转化的奇妙世界里,一些简单的生食材和熟食品之间的转换关系令人着迷。比如,50克的生米,经过烹饪的魔法,会变为130克的熟米饭。同样,生面粉可以塑造出75克的白胖馒头,或是变成6到7个香喷喷的饺子。而生肉在烹饪后,会缩减为35克的熟肉。这些转换不仅仅是重量的变化,更是营养和口感的转变。
在食物的摄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警惕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植物油热量低,多吃无妨。但实际上,植物油中的能量并不低。无论是花生油、菜籽油还是橄榄油,一克产生的能量与猪油、牛油相当,达到九千卡。油的摄入仍需严格控制,过多摄入只会让肚子增长,同时提高血糖和血脂。
有人因为害怕吃药而忽视了饮食的重要性。他们误以为少吃一顿饭或者不吃药就能控制病情。实际上,正常的药物治疗是必须的。不吃饭不仅会导致低血糖,还会使血糖波动大,营养状况急剧下降。而多吃药并不能成为多吃饭的借口,这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蜂蜜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虽然蜂蜜有助于解决便秘问题,但过量摄入蜂蜜中的果糖会导致血糖升高。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水果呢?甜度和糖分并不对等。比如,西瓜和猕猴桃属于低糖水果,而火龙果、葡萄或提子、菠萝则属于高糖水果。即使是低糖水果,一旦摄入过量同样会引发问题。患者在选择水果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来决定,并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如果最近血糖有所波动,可以适量减少主食的摄入。如果不确定如何选择,可以选择西红柿或黄瓜作为替代。
来自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的录音整理稿,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食物摄取的误区和注意事项。在这个关注健康的社会里,我们不仅要关注食物的口感和味道,更要关注其背后的营养和健康价值。希望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能保持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