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乙肝患者再感染戊肝,病死率高7.5倍

健康养生 2025-04-15 23:17健康新闻www.buyunw.cn

最近,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震撼研究被揭示:乙肝患者若再感染戊肝病毒,病情将急剧恶化,肝硬化、肝衰竭乃至死亡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这一重要发现已发表在核心期刊《病毒学报》上。

我国是乙肝大国,慢性乙肝患者数量庞大,然而实际接受治疗的比例却极低。在这种背景下,戊肝的重叠感染概率极高,其威胁不容忽视。戊肝与甲肝、乙肝同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但其危险性和关注度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戊型肝炎的传染性极强,可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其传播方式主要为消化道传播。饮用被污染的水,食用未煮熟的猪肉、水产品,甚至一般的开水涮食都无法完全避免感染戊肝病毒。一旦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甚至死亡。

不久前,湖南宁乡的陶先生因食用未煮透的小龙虾后,出现急性戊型肝炎伴急性肝衰竭的症状。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抢救,陶先生转危为安。这绝非个例,戊肝已成为公众健康的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大约2000万人感染戊肝,而我国戊肝报告发病数已连续多年超过甲肝。

更为严重的是,厦门大学的研究指出,乙肝携带者相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戊肝。在广东省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因乙肝感染入院治疗的患者中,重叠感染戊肝的占6. 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在感染戊肝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

面对这样的健康威胁,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除了重视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戊肝的防控同样重要。只有全面防范,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戊肝,警惕这一沉默的健康杀手。乙肝患者感染戊肝后,其肝衰竭风险及病死率均显著上升,据文献报道,风险分别是单纯乙肝患者的7.1倍和7.5倍^[3]^。在此背景下,贺新春与刘建湘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2]^。

预防戊肝的首要途径是注重个人和饮食卫生。未烹饪熟的动物内脏、肉制品及水产等可能携带病毒,因此应避免食用。家中使用的刀具、案板要生熟分离,防止交叉感染。除此之外,接种戊肝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目前全球唯一的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宁,由厦门大学研发并转移至厦门万泰实现产业化。该疫苗已在超过10万名成年人的临床试验中证明了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3]^。自2012年起,益可宁已在中国获批上市。近期,该疫苗还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金支持,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这是第一个经FDA获准可以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的中国疫苗产品^[3]^。

除了为乙肝感染者接种戊肝疫苗外,我们还应继续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并加大对HBsAg携带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力度。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控制乙肝和戊肝的传播,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免责声明: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及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并谨慎参考。)

附录一:详细文献资料和引用请见文末。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乙肝和戊肝的信息,请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医生。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