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血压 做“健康守门人”
在迎接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关注高血压问题,尤其是它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仍处在较低的阶段。我们必须警惕这个被称为“无声杀手”的疾病,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位年仅28岁的男性患者,尽管服用了足量且多种降压药,但血压仍然高达180/115mmHg,最终因忽视高血压的严重性而陷入悔恨。这样的例子令人痛心,但也提醒我们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早防早治的重要性。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可能已经受到损害。在我国,约有2.5亿的高血压患者,其中71%的卒中患者和54%的心血管病患者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
随着气温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容易上升,特别是老年患者。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肾虚引发的高血压在服用降压药的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成功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这提醒我们,针对不同的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目标也不尽相同。我们需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实现降压达标。
任洁医生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山西省中心的负责人,一直致力于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防控工作以及学术宣传推广。她强调,除了药物治疗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有限,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也不知道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我们需要提升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高血压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必须早防早治、科学管控。每个人都要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降压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关键。让我们共同提升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享受更健康的生活。李王杏安专家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限盐减重,适度运动,戒酒,保持心态平衡,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更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对于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降压药物治疗。降压治疗的目标不仅要使血压达标,更要确保血压控制平稳。在选择降压药物时,患者应当选择安全性高、长效的药物。
山西省疾控中心承担着指导全省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重任。其慢病科主任赵英介绍,山西省自今年开始实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作为慢性病危险因素之一的高血压,山西省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宣传、健康促进、早期筛查和干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项目、心脑血管事件的监测项目以及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项目等。这些重大疾病项目已经覆盖了全省的11个市,为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这些努力,山西正在全面推动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的管理和预防,致力于保护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