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调查:北京大医院卫生间不卫生
炎炎夏日,健康时报的记者们带着任务和好奇心,踏上了探访北京各大医院的征程。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揭开医院卫生间神秘的面纱,患者在如厕后能否得到洁净的卫生环境。
我们来到了北京朝阳医院的门诊部。在这里,实习记者吴尧捕捉到了震撼人心的画面:在一楼5124女卫生间,由于地面积水过多,只能临时铺上纸板以应对。画面虽显狼狈,却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随后,他们又走进了北京朝阳医院的教学楼六楼卫生间,那里的洗手台一尘不染,各种卫生设施一应俱全。显然,这并非每个医院的常态。接下来,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记者们走访了北京同仁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二十家三级甲等医院。他们发现,除了少数几家医院外,大多数医院的卫生间状况并不理想。许多受访者表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这些医院的门诊楼卫生间往往显得陈旧不堪,地面肮脏、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等问题屡见不鲜。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门诊楼卫生间的洁净程度与医院办公楼的卫生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办公楼内的卫生间不仅设施齐全,整体卫生状况更是一尘不染。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心生疑惑:为何患者使用的卫生间与医院工作人员使用的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在医院这个最应该注重卫生的场所,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距?他们决定深入调查这个问题。在医院门诊楼二楼电梯的西侧卫生间以及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的卫生间,他们看到了洗手池干净整洁,墙上挂着装有洗手液的塑料盒。这些都显示了医院对于卫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不一。然而在医院同仁口中,“门诊楼卫生间实在是没法下脚”,而办公楼卫生间则让人“感觉就像是在宾馆里”。对此情况记者进一步深入探访在北京同仁医院的外科门诊手术室对面的卫生间里记者目睹了地面满是积水蹲便池底部附着黑色沉积物的情况。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旁边的纸篓里已经堆积如山却未见清洁人员前来清理。面对这样的场景一位刚上完卫生的患者无奈地说:“总比不洗要强吧。”从上午十一点记者在医院看到的情况到中午离开时那间洗手间依然没有看见清洁人员前来打扫让人不禁对医院的卫生管理产生质疑。在深入调查中记者发现不仅仅是卫生条件的问题医院的清洁工们对于放置卫生设施的问题也显得无能为力他们表示只负责清洁工作而不涉及管理决策。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患者们对于医院的卫生状况感到失望和无奈他们期望医院能够重视这一问题改善卫生条件让他们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就医。此次调查揭示了医院在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反映了患者对卫生环境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这次调查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医院的卫生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一位患者在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门诊的候诊室内,难以忍受卫生间状况的不满情绪溢于言表。他抱怨道:“这所医院作为三甲医院,卫生间的状况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当得知记者身份后,他更是情绪激动地表示:“请一定要向医院反映这个问题,卫生间的清洁程度本应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这里脏成这样,很容易传染疾病!”他的声音充满了担忧和愤怒。
那是8月5日上午8点,北京的天气异常闷热,即使是周六的早晨,积水潭医院门诊楼一楼骨科专家门诊的候诊室里仍然座无虚席。
记者环顾四周,注意到候诊室与卫生间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卫生间位于候诊室大门和129房间之间,令人遗憾的是,这里并没有安装有效的排风设施。在骨科专家门诊的候诊室里,记者就能隐约嗅到卫生间的混合臭味。这种环境状况显然不符合一个医疗机构应有的卫生标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繁忙的门诊区域。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还可能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希望医院管理层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尽快采取措施改善卫生间的环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