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助力医疗创新 无胶片影像时代来临
医疗革新:云端影像诊断重塑就医体验
李仁战主任正在家中休息,却突然被一通电话召唤。电话那头传来消息:“李主任,有一名患者的颅脑磁共振结果疑似存在后脑问题,请您帮忙看看。”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三门县人民医院已是常态。
过去,这样的请求几乎不可能实现。但现在,随着全球影像“云医疗”系统的普及,诊疗医生、患者均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查看影像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已有近500家医院、超过一万名医生,包括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广东省中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都在使用这一系统。
这一革命性的系统由杭州联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集成了多项先进功能,如海量影像即时云存储、移动PACS、影像会诊间等。其中,远程移动定点影像传输、基于WEB的移动PACS等技术为国内首创,能够实现与现有医疗平台的无缝对接,全球影像信息的云共享,保证就医的高效与连续。
基于该平台,医生可以异地对患者的X线片、CT片、MR心血管照影等影像进行分析诊疗。患者则无需奔波于各大医院,只需在家就能获得省级、全国乃至国外专家的会诊意见。而医疗机构则能通过空中诊室和视频会诊,共享全球医疗资源,实现诊疗教学的功能。
杭州联众董事长柴雪挺指出,医疗资源的区域不平衡是就医难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医学影像的共享更是其中的短板。传统医疗方式面临着如何快速调取影像、进行专业影像处理以及解决数据存储等问题。以普通三甲医院为例,每月的影像存储量预计达到1T,长时间的存储需要高额的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杭州联众联手阿里云推出了医学影像云存储服务。这一服务能够将CT、核磁共振等影像数据存储于可无限扩展的云端,保证访问的流畅,满足医院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同时节省约50%的费用。
行业专家认为,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与新一代医疗服务理念的结合将改善中国医疗行业现状,推动医疗创新的加速发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经率先将全部医疗数据上云,并与多家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实现各级医院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和医疗影像的区域协同。
杭州联众还计划建成涵盖医疗全数据的共享交互平台,为注册医师和患者提供服务应用。不仅如此,该公司正快速布局全球化,将优质的医疗资源扩大到拉美和东南亚地区。
无疑,云医疗系统为医疗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但在享受这些好处的我们也要明白,这只是医疗技术发展的一个起点,未来的医疗领域还将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等待我们去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