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科技抗疫再添新举措
日前,盛京医院与东软汉枫联手,携手全球科技巨头英特尔,共同发布了一款呼吸机智能辅助脱机系统。发布会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党委书记赵玉虹、盛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立教授以及信息中心主任全宇等领导,与东软汉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朝霞教授和英特尔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部全球总经理Chris Gough以及项目研发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此次合作研发的成果不仅标志着智慧医疗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更展现了我国医学界在科技抗疫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卓越成果。
回溯到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期,英特尔作为全球知名科技企业,率先提出“科技抗疫”项目。面对全球的新冠肺炎科技创新方案征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MICU专家团队与东软汉枫研发团队紧密合作,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经过数轮角逐成功获得项目支持。他们致力于研究呼吸机智能辅助脱机系统,最终成功研发出这一系统并在近期开始实践应用。
这一系统的研发背景源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呼吸机的脱机时机判断。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之一。独立而分离的临床指标无法准确预测脱机结局,呼吸机脱机的时机往往依赖于医护人员的经验判断。这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专业素质,而且存在很高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盛京医院的MICU专家团队结合医学知识和抗疫实战经验,清洗转化大量临床数据,与东软汉枫研发团队以及东北大学数学专家组紧密合作进行数学建模和系统研发工作。最终确立了数学模型及呼吸机智能辅助脱机系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可脱机性进行评估,为医生提供可量化的评估建议,辅助医生做出脱机决策。
该系统的应用预期效果十分显著。它能够实时读取患者床旁监护设备数据与呼吸机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精准判断患者是否处于脱机最佳时机。这将极大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减少再插管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脱机过程中的痛苦。也为临床医生减轻了工作压力。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开展临床研究提高研判精准度,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在项目中的运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呼吸机临床应用。此外双方团队还将在其他多个医疗领域展开紧密合作深入挖掘科技发展对实际诊疗场景的影响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深入到细分医疗领域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盛京医院与东软汉枫以及英特尔的合作不仅为医疗行业带来了科技创新的成果也展现了我国科技抗疫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相信未来三方将持续推动智慧医疗的发展共同守护人类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