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 饮食需减咸增苦
大寒,作为年尾寒冬的节气,被古人诠释为寒气最重的时节。《授时通考》引《三礼义宗》言明大寒为中气,其寒气之盛,虽非酷冷如大雪至冬至、小寒期间,但在某些年份及沿海部分地区,大寒时的气温仍会跌至全年最低。在我国北方,尽管气象记录中的寒冷程度不及其他时段,大寒的严寒仍然不容忽视。
随着大寒的到来,我国民间习俗逐渐浓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人们开始忙碌于除旧布新,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与此为了适应这一节气的特点,人们的身心状态也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调整。
在精神层面,人们需明白暖身先暖心的重要性。只有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才能让全身温暖,抵御寒冬的侵袭。大寒时节,我们可以通过参与适宜的活动和娱乐来保持心情舒畅,调和体内的气血,确保正气内存,不受病邪侵扰。
在起居方面,大寒时节应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提倡早睡晚起。早睡有助于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则有助于养阴气。除了防寒之外,还需特别注意防风。有句俗话说得好,“寒从脚起,冷从腿来”,因此腿脚保暖至关重要。在入睡前用热水泡脚,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提升睡眠质量。
运动方面,大寒时节的锻炼可选择慢跑、太极拳、打篮球等体育活动,但都要注意适宜和适度。室外活动最好等到日出之后。
饮食方面,大寒节气应遵循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建议减少咸味食物,增加苦味食物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避免粘硬、生冷食物,宜食温热之品,但燥热食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郁一些,同时保持一定的脂类摄入和热量供给。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大寒过后,新的一年将拉开序幕,新的节气将再次周而复始。只要广大读者掌握与节气相应的养生方式,就能为新的一年打下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