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几种月子“坐”不得
各地的坐月子风俗中,蕴含了古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但也不乏一些早已过时的迷信说法。作为孕妈妈,有必要了解并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以下就为大家介绍四种常见的月子“不能坐”的误区。
关于炎炎夏日的坐月子,民间总是有许多“捂”的说法,似乎只有紧闭门窗,产妇才能避免外界的风寒。但专家提醒我们,在不受凉、不过度劳累的前提下,月子里并不需要过度“密实”。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方法。
第一个误区是“闷月子”。老例看来,产妇都是怕风的,即使是夏天,也得紧闭门窗,产妇也要长衣长裤。然而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在夏天很容易导致产妇中暑。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适当开窗通风,避免穿堂风,产妇汗多时要勤换衣服,穿着以宽松、舒适为主。
第二个误区是“懒月子”。许多老人认为产后体质虚弱,需要好好保养,月子里最好少下床活动。然而专家表示,这样做弊大于利。产后及早下床活动,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恶露及时排出,还能使腹肌得到锻炼。
第三个误区是“淡月子”。有些产妇在产后几天里只喝白水、吃白饭,这是因为老例说饭菜内放盐会影响下奶。然而专家指出这是不正确的。正常饮食即可,没必要刻意无盐。人体需要摄入适量的钠元素,否则会出现低钠综合征,导致全身乏力。
第四个误区是“蛋月子”。生完孩子后,产妇被要求多吃鸡蛋,因为鸡蛋营养丰富。然而专家提醒,吃鸡蛋应适可而止。过多的鸡蛋摄入会导致蛋白过剩,增加肾脏负担,并且富余的脂肪也会储存在体内,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
坐月子期间,产妇需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既要遵循一定的风俗习惯,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过时的迷信说法。合理饮食、适当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些都是坐月子的基本原则。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调整,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