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元凶:过度饮食
妊娠期糖尿病的背后原因:为何会发生在孕妇身上?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受孕后,孕妇体内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具有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对于少数胰岛功能不足的孕妇来说,这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人的糖分分解主要依赖于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如果胰岛功能受损,无法充分分泌胰岛素,摄入的糖分就无法被分解,多余的糖积累在体内,最终导致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在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令人惊讶的是,约有80%~90%的孕妇在孕前并无糖尿病史。约有10%的孕妇在怀孕前就已经存在隐性糖尿病,只是未被及时发现而已。但与一般糖尿病不同的是,产妇在分娩后,妊娠终止,糖尿病通常会痊愈。
如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这主要与孕妇过度补养和饮食不合理有关。许多孕妇在怀孕后大量补充营养,摄入过多的高营养食物,甚至有的孕妇一天要吃下大量的水果和甜食。这样的饮食习惯导致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无法及时分解摄入的糖分,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长期超负荷运转,最终受损,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都有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发生率和难产危险性增加等。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控制饮食是主要手段。仅约有10%~20%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法同样是控制饮食,避免过度摄入营养,适量运动。一些孕妇认为妊娠期糖尿病无关紧要,生完孩子就会自然痊愈。但实际上,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中年以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即使痊愈后,也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预防将来患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为宝宝的健康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