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保健:节后想清肠胃来碗青菜白粥
节日之后的清肠误区
节日的欢聚总是伴随着丰盛的美食,满足了口福之欲,却也让胃肠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假期结束,大街小巷中,不少人都开始了所谓的“清肠”行动。其中,市民李女士表示,过年期间油腻食物吃多了,现在打算通过不吃饭只喝水,再辅以清肠饮品的方式,给身体“大扫除”。这种想法真的科学吗?
杭州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褚卫健明确表示,对于健康人来说,清肠并不是一个推荐的做法。清肠在临床上有严格的人群限制,比如需要进行肠镜检查或肠道腹部手术的人,需要清肠以避免影响检查结果或造成感染。褚卫健强调,排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只有每天正常排便,肠道内就不会有垃圾长时间停留的问题。肠道内的有害和有益细菌之间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过度清肠,反而会打破这一平衡,引发消化道疾病。
那么,节食、大量饮水或服用清肠类保健品是否可行呢?褚卫健指出,这些做法都不科学。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导致血液浓度降低,全身细胞氧交换受限,脑细胞缺氧则可能导致反应迟钝。而清肠类保健品多为苦寒之物,长期食用会进一步刺激肠道,降低肠道蠕动功能,加剧便秘、引发口臭,甚至导致贫血。
中医内科的何迎春博士也对此表示认同,他强调,要想真正为胃肠道减负,应该从调整生活习惯入手。建议多运动、饮食清淡,根据个体情况保证能量供应,不过度节食。如果工作强度大、消耗体力多,则更适合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减少肉类摄入。
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对待节日后的胃肠问题呢?其实,只需关注日常饮食,保持三餐规律,适当进行运动,就能让胃肠得到很好的保护。过度清肠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让我们明智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身体加油,而非盲目地“清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