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的症状表现你知道多少
肾脏,是我们体内至关重要的器官,需要我们精心呵护,避免肾脏疾病的侵袭。其中,肾萎缩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对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那么,肾萎缩究竟有哪些症状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多尿是肾萎缩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患者24小时内尿量超过3000毫升,甚至每分钟尿量超过2毫升。多尿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摄入过多水分、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肾脏排水过多以及某些物质如葡萄糖从尿液中过度排泄等。
夜间尿量增多也是肾萎缩的一个明显症状。患者晚上(晚上6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的尿量会超过全天尿量的一半。这一症状大多与肾功能不全有关,部分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会出现夜间尿量增多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并未增加的情况,并不属于夜间尿量增多的范畴。
除此之外,长期憋尿对肾脏的伤害也不容忽视。憋尿不仅容易导致膀胱损伤,还容易导致细菌繁殖。一旦这些细菌随着尿液回流到输尿管和肾脏,就会引起肾脏感染,导致尿路感染,甚至引发尿毒症。
心源性水肿也是肾萎缩的一种表现。当右心出现衰竭或心脏病时,患者的静脉回流会出现障碍,导致静脉压力增大,体液渗入组织间隙,引发水肿。淋巴管和下肢静脉受阻时,也会导致体液渗入组织间隙,进而引发肾萎缩。
药物滥用也是导致肾萎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许多常见的感冒药、抗炎止痛药、减肥药以及中草药都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这些药物使用广泛,没有医学知识的公民在自我用药时往往存在很大的风险。肥胖人群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些慢性病的长期影响很容易损害肾脏,间接导致肾萎缩。
肝性水肿也是肾萎缩的一种表现。这是由肝硬化引起的肝结构损伤,导致静脉回流困难。水肿会从脚踝开始,逐渐扩散到上肢和面部,最明显的症状是腹水。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吸收不良的患者也常会出现水肿。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对肾萎缩的症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就必须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切莫等到病情严重才寻求医疗帮助。肾脏的健康,关乎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共同守护好我们的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