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大肠癌无所遁形?
在台湾,大肠癌的发生率已经位居所有癌症排名第二位。大部分大肠癌和息肉在初期不会产生任何明显征状,如流血或腹疼。但临床上发现,早期的大肠癌病人,包括还未产生征状时便及早接受治疗者,治愈的比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阮综合医院大肠直肠外科赵东波主任说,因为多数的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所转变,如果将这类具有癌变潜力的息肉摘除的话,就能预防因息肉病变而产生的继发性大肠癌。相对于征状发生后才接受治疗的大肠癌病人,治愈比率大约只有一半,更显示早期筛检的重要性。
,大肠癌筛检就是希望从一般大众中,找出比较可能发生大肠癌的人。如果是已经有征状的人,则不论年龄,都必须接受进一步的诊断检查。
※目前医界常用的筛检方式有下列几种
赵东波主任指出,将带手套的手指经肛门放入直肠,用手指感觉直肠壁上可能的病灶,这方法最简单且可立刻执行。也可侦测粪便中是否有少量或是肉眼看不出来的血液,这项检查不但简单而且便宜,可惜只能查出正在出血的大肠癌或大肠息肉。
但因其它疾病或食物也可能造成粪便潜血检查阳性,所以很多医师便用其它更准确的筛检方法取代。例如利用细长、可弯曲、具有光源并能摄影的乙状结肠纤维镜,从肛门放入直肠、乙状结肠和一部份的降结肠,都是大肠癌比较常发生的位置,就可以看到肠子内部是否有任何病变。在检查前只要先灌肠,排出残留的粪便。检查时不会痛,感觉就像灌肠般不舒服。
大肠镜就像乙状结肠纤维镜般,长度更长,可以安全且有效的查看所有的大肠,包括直肠和结肠,如果发现息肉或是肿瘤,还能立刻执行息肉切除术或是摘取一小块组织,送病理检验室作进一步化验。
赵东波主任表示,在大肠镜检查前要清肠,以避免阻碍病灶的寻找、观察和处理。检查时会不舒服,一般会给予注射药物,帮助放松心情和入睡。并将液体状的显影剂(钡剂)和空气,经由肛门灌入大肠中,再利用 X 光摄影间接观察大肠内壁是否有异常的地方。但对比较小的肿瘤和息肉,侦测效果是大肠镜比较好,而且钡剂摄影后仍需大肠镜检查以确定诊断。如果本身没有任何的大肠癌危险因子,仍建议从四十岁开始,每年接受粪便潜血检验和直肠指诊。
该文章《怎么让大肠癌无所遁形?》由网友『人心换人心』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