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反复不愈怎么办
在婴儿娇嫩的小生命中,鹅口疮,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常常如阴霾般笼罩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家庭之上。白色念珠菌,这种顽强的微生物,在我们的皮肤、肠道、阴道中寄生,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引发,就会引发鹅口疮,造成孩子口腔的不适。那么,为何会引发鹅口疮呢?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彻底、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都会造成孩子所用物品的污染,对于抵抗力较弱的新生儿或小婴儿来说,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那么,当鹅口疮反复不愈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目录导航:
一、鹅口疮反复不愈怎么办?
二、如何有效预防鹅口疮?
三、鹅口疮的日常护理要点
四、鹅口疮的危害有哪些?
五、鹅口疮反复吃什么食物好?
一、面对反复不愈的鹅口疮
当宝宝患上鹅口疮时,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这些白膜在颊黏膜、上下唇内侧、舌、牙龈、上腭等处都有可能存在,有时甚至会蔓延至咽部。这些白膜不易剥落,剥落后局部黏膜会潮红。虽然一般情况下没有痛感,宝宝也不流口水,吃奶不受影响,但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引起呛奶、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预防和治理:
1. 所有与宝宝接触的物品都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护理者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操作要干净。哺乳者在每次喂奶前,必须用清水清洗奶头,每天要换洗内衣。孩子必须勤洗手,杜绝可能引起反复感染的环节。
2. 注意孩子的营养摄入,对于长期腹泻、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孩子更要做好预防工作。在疾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避免体内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滋生。
3. 一旦患病,可以使用制霉菌素溶液涂抹口腔,或者遵照医嘱口服制霉菌素。可以补充维生素B2及维生素C。如果鹅口疮反复出现,在排除了卫生情况等原因后,就需要考虑宝宝的免疫功能是否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的宝宝容易反复感染病菌,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对症治疗。
二、预防鹅口疮的有效措施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就可以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让霉菌无法生长。我们在每次喂奶前,都要将奶头擦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的食具,应该煮沸消毒后再使用。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
1. 产妇如果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 婴幼儿的餐具要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要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 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 婴幼儿应适量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在幼儿园生活的宝宝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用品的消毒。
6.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菌群失调引发疾病。
停用抗生素:若孩子长期接触抗生素,应立即停用。抗生素的停用有助于口腔菌群的恢复,以抑制霉菌的生长。对于饮食,鼓励宝宝多喝水,提供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牛奶、蛋羹等。如果宝宝因疼痛拒绝进食或吸吮,耐心喂食是关键,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给宝宝食用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发疼痛。
就医提示:宝宝出现鹅口疮后,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宝宝不愿进食、轻度发热、烦躁不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若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应立刻送医,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如治疗5-7天后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也要及时就诊。
鹅口疮的危害:鹅口疮是由念珠菌真菌引起的,也被称为酵母口腔感染。这种感染不仅限于口腔,可能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鹅口疮尤为常见。少量念珠菌真菌存在于最健康的人的口中、消化道和皮肤上,通常与其他细菌和微生物保持平衡。为了早日康复,患者应尽早治疗。婴幼儿鹅口疮通常使用外用药物,直至症状消失至少48小时后。中度至重度鹅口疮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和外用药物的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感染,治疗期间可能较长。为防止复发或再次感染,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等。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可能需要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
饮食建议:对于反复出现的鹅口疮,饮食调整也很重要。推荐的食物包括木耳鸡蛋汤、当归黑豆鸡蛋汤、绿豆鸡蛋饮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助于缓解鹅口疮的症状。家长还需做好卫生工作,让宝宝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定期消毒玩具、餐具等物品。家长应了解鹅口疮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照顾宝宝。如需更多信息,请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