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秋补务必要注意八忌
金秋时节,凉风习习,暑气消退。随着立秋的来临,天气逐渐转凉,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机会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弱,免疫力也逐渐下降,此时更应注意养生保健。此时正是滋补的绝佳时机,做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老年人秋季滋补的四大“宝”以及需要注意的八忌。
一、老年人秋季滋补四大“宝”
1. 百合:百合富含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中医认为百合可止血活血、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镇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食用方法:将百合洗净煮熟,加入冰糖后食用。
2. 大枣:大枣不仅是美味的食品,还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大枣可补气益血、健脾益气。药理研究表明,大枣还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大枣性温,不宜多食,特别是体内湿热的人。
3. 红薯:红薯富含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和亚油酸。这些物质可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人便秘十分有效。红薯还是理想的减肥食品。
4. 枸杞:枸杞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枸杞茶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但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强,高血压、性情急躁的人最好避免食用。体质虚弱的人则适宜每天食用。
二、老人秋补务必要注意八忌
1. 忌无病乱补:既浪费金钱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2. 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过量都有害。
3. 忌以药代食:许多食物也有治疗作用,如萝卜、山药等。
4. 忌越贵越补:高贵的食品如燕窝等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平常的食品如甘薯、洋葱等可能更有价值。
5. 忌虚实不分:虚者补之,但须辨清寒热。
6. 忌凡补必肉:肉类不易消化吸收,对胃肠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负担较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餐桌上荤腥油腻不断,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也相应增加,需要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养生专家提出了关注“负营养”的新观念,即在进补的也要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人们应当警惕“七忌”中的重“进”轻“出”,不可忽视身体的排毒与清洁。
对于老年人来说,秋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也要注意不要恒“补”不变。老年人消化能力较弱,选择补品时要避免过于滋腻,以免难以吸收甚至损害脾胃功能。小米粥是个不错的选择,它色泽金黄,有“黄金粥”的美称,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可加入蜂蜜、红枣、桂圆肉等搭配,加强润肠通便、补养心血、润燥除烦的功效。
秋季中老年人进补,不仅要注重食物的选择,还要注意进补的方式和时机。换季时,特别是由热转凉,人体最易受损,抵抗力最弱,此时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为了抵抗即将到来的严冬的寒冷多进补,以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应选用温补之品,如海参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
海参是天然的营养宝库,含高比例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一些特殊的营养物质,有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和祛虚损的养生功能。中老年人要学会在秋季适当进补海参,以增强免疫力、抵抗季节变化带来的挑战。
秋季是中老年人进补的好时机,但进补也要讲科学,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品和方式,做到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保持身体健康。位于胶东半岛的乳山,这里的居民在漫长的冬季中早已采用海参进行滋补养生。乳山银滩的居民习惯每日食用一只海参,许多老年人反映,这样的滋补方式让他们在冬天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状态,很少感冒。谈及如何保留海参的最大营养,宫品海参捕捞中心负责人向我们揭示了秘诀“清淡”。尽管传统鲁菜中海参的做法丰富多样,如红烧海参、芙蓉海参等,但要想让海参的营养最大化,清淡的做法才是最佳选择。像海参小米粥、海参鸡蛋羹等家常做法,既简单又受欢迎,小米对肠胃也有诸多益处,这样的清淡做法能让海参的营养更易于被人体吸收。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老年人的秋季养生之道,这涉及到“秋补”与“秋练”两大方面。秋季的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构成挑战。为了应对秋季的气候特点并防病延年,老年人需要从补养和锻炼两方面入手。
在秋季,适当的滋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的老年人来说,秋季是打好营养基础的关键时刻。他们应选择“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饮食应以润肺生津、养阴润燥为主,应多饮开水、菜汤、豆浆、牛奶等,并多食用萝卜、青菜以及葡萄、柿子、梨等蔬果。
适度的运动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一环。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散步、健身跑、太极拳、气功、保健操等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放松神经、肌肉,对防治各种慢性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都有良好效果。但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和过于用力,以免引起身体不适。运动前后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因为运动过度或饮食不当引发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