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高尿酸血症可以治好吗
二、针灸治疗
根据痹证的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穴位。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要求高,需分清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要限量,哪些食物需避免。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医有其独特的方法,包括辨证施治和针灸治疗等。通过合适的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更多关于高尿酸血症的内容请接着往下看。
",不同年龄段的人尿酸值普遍不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给出解释。文章中并没有给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尿酸值是否普遍不同,但我们可以从相关医学知识和常识推断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尿酸值确实可能存在差异。因为人体内的尿酸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肾功能逐渐减弱,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和代谢,导致不同年龄段的人尿酸水平存在差异。对于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文章详细描述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要求和治疗方式,对于患者和关注健康的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文章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尿酸高的危害尿酸高可能会导致痛风的出现,给患者的关节带来极大的痛苦。尿酸高还可能损害肾脏功能,引发肾脏疾病。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知识。从内容来看,确实提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尿酸值可能存在差异的话题。虽然文章没有明确阐述这一点,但结合相关医学知识和常识,我们可以推断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尿酸值普遍有所不同。
文章首先介绍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宜忌,将食物分为可吃的低嘌呤食物、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和禁忌的高嘌呤食物,这对于患者来说非常实用。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患上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和针灸治疗方式。文章提到了尿酸高的危害,强调了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性。
若风邪偏胜,导致上肢游走痛,此时应重用羌活至30g,并辅以桑枝30g和片姜黄10-15g,以祛风胜湿。当寒邪占据上风,痛处不移,得温则减,此时需加入细辛1.5-3g和草乌10g,以温经散寒。若湿邪当道,关节肿胀,重着不利,特别是下肢,此时可酌加防己10-15g、土茯苓15-30g、木爪10-20g和萆15-30g,以利水胜湿。
对于风湿热痹型的患者,治疗需以清热通络、祛风胜湿为主。在白虎加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以清热除烦,桂枝则疏风通络。如患者发热、口渴、苔黄、脉数,可再加银花、连翘、黄柏各10-15g以清热解毒;若关节肿大,则加桑枝30g、姜黄和威灵仙各10-15g,以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若关节周围出现红斑,可加丹皮、生地、赤芍各10-15g,凉血解毒;如邪热伤阴,出现低热、口干、五心烦热等症状,可酌加青蒿、秦艽、功劳叶各10-20g,养阴清热,疏通经络。
对于痰瘀痹阻型的患者,治疗应以化痰祛瘀、搜风通络为主。在桃红饮的基础上,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尾、川芎养血活血,威灵仙通行十二经络。若有皮下结节,可加白芥子10-20g和僵蚕5-10g以祛痰散结;如痰瘀久留,则加用虫类药如乌梢蛇5-10g和全蝎3-5g以祛瘀搜风。
对于肝肾亏损型的患者,治疗需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在独活寄生汤的基础上,加熟地黄、杜仲、牛膝和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再配人参、茯苓和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和芍药养血和营;独活、防风、秦艽等则祛风散寒除湿。如腰膝酸软无力甚者,可加黄芪30g和川续断15g益气补肾;关节冷痛明显者则加附子5-10g和肉桂3-6g温阳散寒;如肌肤不仁则可加用鸡血藤30g和络石藤20g养血通络。
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检查,首先可以进行血清尿酸盐测定。由于尿酸的波动性较大,男性的正常值一般为酶法测定的7mg/dl左右,女性略低。痛风患者通常伴有血尿酸盐的增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会正常,需反复检查以避免漏诊。尿液尿酸测定对诊断急性关节炎帮助不大,但了解尿酸排泄情况对药物选择和鉴别尿路结石原因有帮助。在急性期如踝、膝等较大关节肿胀时,可抽取滑囊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发现针形尿酸钠结晶有诊断意义。X线检查和痛风石特殊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关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系,许多血中的尿酸增高并不一定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产生。有的人可能会出现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而痛风的发病率远低于高尿酸血症。虽然血中尿酸增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但不能将其作为唯一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影响血尿酸增高的因素。痛风是一种因尿酸升高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在病程中必然经历高尿酸血症阶段。
血尿酸值越高,出现痛风症状的可能性越大。部分病人在痛风急性发作时,由于内源性激素的作用,尿酸排出增多,血尿酸值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内。在急性发作缓解后,血尿酸值往往会增高。在诊断痛风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关节滑液检查尿酸盐结晶等多方面的因素。
临床表现上,痛风以往在我国较为少见,但近年来因营养条件改善等因素,其发病率有所上升。痛风患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发作间隙期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四个阶段。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的血清尿酸盐浓度会随年龄而升高,并存在性别差异。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终生无症状,只有在发生关节炎时才被称为痛风。随着血尿酸盐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推移,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增加。痛风的发病年龄以40岁左右为高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痛感剧烈。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无前驱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疲乏、周身不适等先兆。约半数以上患者首发于脚拇趾,关节局部损伤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然缓解,进入所谓的间隙期,然后可能再次发作。
未经治疗的痛风患者,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增多,引起关节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尿酸盐结晶可在关节附近的肌腱、腱鞘及皮肤结缔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结节(或痛风石)。这些结节可发生于多个部位,并可能溃破成瘘管,排出白色粉末状尿酸盐结晶。痛风结节的发生与血尿酸盐增高的程度和病程有关。
痛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有效防治,大部分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痛风,这一病症在部分人群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对于那些新近出现的,质地较软的结节,通过限制嘌呤饮食并应用降尿酸药物后,它们有可能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对于时间较长、质地坚硬的结节,由于其纤维增生较为顽固,这些措施往往难以见效。
在肾脏方面,长期患痛风的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出现肾脏损害,其表现形态多样。首先是痛风性肾病,这是由于肾组织内沉积了尿酸盐结晶,引发了间质性肾炎。病程早期,可能仅有蛋白尿和显微镜下的血尿,且这些症状会间歇性出现,因此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蛋白尿会持续存在,肾功能特别是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偏低等现象。最终,可能会由慢性氮质血症发展到尿毒症。
痛风患者还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路结石。大量尿酸结晶广泛阻塞肾小管腔,可能导致尿流梗阻,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如果给予积极治疗,如多饮水、服用碱性药物、降低血尿酸等,病情常可以得到挽回。大约20%-25%的痛风患者会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部分患者的肾结石症状甚至早于关节炎的发作。
痛风患者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在年长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因素往往超过肾功能不全的因素。虽然一般认为痛风与上述疾病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它们可能与肥胖、饮食、饮酒等共同因素有关。通过限制饮食、降低体重,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都可以得到控制。
继发性痛风则多发生于增生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产生过多的尿酸。或者,在肾脏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晚期,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尿酸排泄困难而使血尿酸增高。继发性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浓度通常较高,且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也高。但由于病程较短,其关节症状可能不如原发性典型,且容易被原发疾病所掩盖。
青少年及儿童期的痛风较为少见。偶尔可见于肝糖原沉着症Ⅰ型等特定疾病。例如,Lesch-Nyhan综合征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缺乏而导致尿酸合成增多,呈现明显的高尿酸血症。
诊断痛风并不困难。对于中年以上男性,如果突然发生脚拇趾、茇跖、踝、膝等处的单关节红肿疼痛,并伴有血尿酸盐增高,就应考虑痛风的可能性。通过滑囊液检查找到尿酸盐结晶即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