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肺癌7年 选对标靶精准治疗让他陪女儿上大学
肺癌发现多晚期高居死亡榜首
找出变异基因对症下药 大幅减缓恶化延长寿命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内科部胸腔科主任涂智彦表示,目前十大死因癌症仍位居榜首,肺癌更是第一名,且肺癌的确较难在早期发现,而六到七成的患者多是晚期的肺腺癌,而肺腺癌当中,六成有特定的基因突变,找出这些特定变异,便可以其为目标给予标靶治疗。不同基因变异决定不同标靶药物治疗,目前最大宗病人多为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接受器(EGFR)突变。日前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常见的第一二代EGFR标靶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包含腹泻、皮疹和肝毒性,第三代虽然也有相关副作用,整体病人耐受性较佳,对脑转移的病人容易穿透血脑障蔽。目前国际肺癌治疗指引建议针对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R)有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第一线可使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抑制剂的标靶药物,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能显著延缓疾病恶化。若第一线选择使用第一二代EGFR抑制剂标靶药物治疗,于疾病恶化时可选择检测特定基因T790M是否存在,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可接续使用第三代标靶治疗。
涂智彦主任分享了台商曹先生的案例,一位43岁的台商曹先生,在大陆发现肺部有肿瘤,赶紧回台湾就诊,竟发现是第4期肺腺癌,进一步检测后发现是 EGFR的第19区基因突变,于是使用第一代标靶药物,一年后产生抗药性,改以化学治疗;持续治疗三年多,每种化疗药物都用上了,后续疾病转移到脑部,在脑部发现许多颗肿瘤,讲话变钝,经肺部肿瘤切片检查出抗药原因是T790M突变,改以第三代标靶药物治疗,用药迄今已三年,近日回诊仍持续有效,还笑着与医师分享,当初罹病时小孩才国中,真没想过自己能看着小孩上大学。
标靶药物不断更新 即时医病沟通找出最合适的治疗
目前肺腺癌病人使用第一、二代标靶药物整体平均存活期约为2年,平均用药一年后会产生抗药性。若检验出T790M抗药性而转换使用第三代标靶药物可延长疾病控制。如前述曹先生的案例,脑转移状况改善,耐受度佳,能如常人一般的生活,陪伴家人成长,避免因副作用而放弃治疗。但根据日本一项真实世界研究,基于诸多因素(疾病进程、采检样本类型和抗药性的发生率),临床实际上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病人能顺利验出T790M突变且在第二线得以接力使用第三代标靶药物。不论在第一线使用哪一个标靶治疗,若在第二线治疗时没有检验出特定基因突变,建议的治疗选择还是以化疗为主,或是可以询问主治医师的意见参加最新的临床试验。
目前健保给付第一二代标靶药物,第三代标靶药物尚未有健保给付,每月药费仍须自费。涂智彦主任强调每位病人状况不同,应与医师充分讨论在第一线治疗选择符合疗效、安全性、生活品质、经济考量的最佳选择,相互配合一起积极面对肺癌治疗。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罹肺癌7年 选对标靶精准治疗让他陪女儿上大学》由网友『我的公主』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