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测血糖变化 降低罹病风险
健康新闻 2023-05-30 21:44健康新闻www.buyunw.cn
一名55岁男性,健检时发现血糖高,空腹血糖209 mg/dl、糖化血色素(HbA1c)高达9.5%(标准值为80至130mg/dl及<7%),但因过去身体健康,并不愿意服药,改以进行饮食控制以及适量运动,并搭配自验血糖的方式,详加纪录自己饮食、平日血糖的变化,3个月后糖化血色素顺利下降到7.5%。成大医院内分泌谢科医师洪晧彰表示,糖尿病患从诊断确诊开始,就得积极控制血糖,才能降低罹病风险。
自我监测血糖 随时调整日常饮食
根据健保统计,2005至2014年台湾糖尿病患死因中,前六名依序为,癌症、糖尿病控制不良、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肺炎以及肾脏病;洪晧彰指出,其中心脏病,若能透过积极控制血糖,可望能减少17%的心肌梗塞与15%的冠状动脉疾病等血管疾病的并发症,甚至是死亡率。
糖尿病患除了应与医疗团队好好配合,最重要就是透过自我监测血糖,掌握日常血糖的变化;洪晧彰医师表示,透过平时纪录自我监测血糖,不仅能使患者或照顾者了解日常生活作息与饮食对于血糖高低影响,借此调整日常的活动与饮食,且能提供给医师作为评估药物疗效的参考,以利于更有效控制血糖。
掌握监测原则 达到控制血糖目的
洪晧彰提醒,自我监测血糖应把握最近2周数据、1周内同一时段至少2两次、不同的监测时段,以及配对纪录等四大原则,才能真正有效达到控制血糖目的;第2型糖尿病,平时不会有任何症状,属于慢性的代谢性疾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就可能会引起慢性并发症,,唯有透过自我监测血糖与日常生活饮食及活动记录,才能帮助自己与医师了解血糖变化,有效运行个人化的血糖管理。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该文章《自我监测血糖变化 降低罹病风险 》由网友『饮下温酒』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