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 延缓恶化
台湾为B型肝炎流行区,早年B型肝炎病毒带原率为全民1520%。自1984年政府推动新生儿B型肝炎疫苗接种注射以来,已使接种后新世代的带原率降到1%以下,也使小孩的肝癌发生率降到未接种前的四分之一,此一蜚然成果闻名国际。
对于已经带原的成年人,则仍受到B型肝炎病毒威胁。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内科主任陈重荣说,很多人仍不断上演着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依据国民健康局100年4月公布的统计数据,97年台湾男性癌症发生率肝癌名列第一,有7,401人被诊断出肝癌。由此可见,慢性B型肝炎治疗仍有极大努力空间。
据估计,目前国内约三百万B型肝炎带原者中,约二百万人的肝内病毒是不活跃的,而约100万人则其肝脏处在慢性发炎中,需要治疗。陈重荣表示,医界已有初步证据显示,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B型肝炎,可以延缓慢性肝病恶化速度,甚至少数初期肝硬化病人可以恢复到纤维化程度。
近二十年来,B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发展拜治疗爱滋病毒之赐得以推陈出新,从1990年短效型干扰素到2008年新上市的口服药tenofovir(泰诺福韦),共有2种针剂(长、短效干扰素)及5种口服药(干安能、干适能、喜必福、贝乐克、泰诺福韦)。只要符合一定病情,在不须接受肝脏穿刺条件下,上述7种药物健保局皆已纳入健保给付,造福广大慢性B型肝炎病患。
陈重荣指出,上述药物各有优缺点,针剂型较有副作用但无抗药性困扰;口服抗病毒药物方便使用,较少副作用,前三种长期使用则有抗药性问题产生。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以达到最大疗效及最低病毒抗药性,则须由医师评估后,根据病人个别性才能做最佳抉择。
他强调,病人接受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后,须定期每半年验血监测B型肝炎病毒量,以早期察觉抗药性病毒的出现。
陈重荣说,医界共识所谓出现抗药性是血清病毒量高于治疗后病毒量最低点的10倍以上;或者,当病毒量因治疗后已低于检验试剂的最低可测值,日后又测出病毒量上升高于检验试剂的最低可测值10倍以上。肠胃科医师当面对如此情境时,通常会采取加上另一种可以抑制此种抗药性病毒的药合并治疗,或直接换上另一种可以克服抗药性的药物继续治疗。
抗药性的定义虽有上述共识,临床实务上每次测得的病毒量虽符合上述定义,真的每次都有抗药性病毒产生吗?陈重荣说,在今年6月出刊的肝脏学期刊中,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附设医学中心肠胃科医师发表的临床经验显示,148位慢性B型肝炎病患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后,有39位病人曾经至少出现一次病毒量符合抗药性定义的情况,其中15(38%)位病人重验并无法证实血清病毒呈现足量上升现象;这15位当中的10位,日后也证实并无抗药性病毒产生。
由此可知,临床医师以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病人,当面临相同情境时,应先确认病毒量是否真的呈现足量上升,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更动药物,打乱治疗步骤。
※历年全国及台北市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人数
该文章《慢性B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 延缓恶化》由网友『第三顺位』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