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漫谈
在1963 年麻疹疫苗尚未使用前,被视为是孩童期不可幸免的疾病,超过99%的人都会被感染。麻疹的历史最早记载于十世纪波斯国,但一直至十七世纪初才分清楚麻疹和天花。而1846年丹麦医师在调查麻疹的流行时,才正式确立麻疹为传染病,其潜伏期约14天,感染后具终身免疫等特征。
根据台湾省卫生处年报,民国4250 年间,在台湾每年有700900个麻疹死亡病例,且常占5岁以下儿童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可见其严重性。台湾从民国67年开始全面麻疹预防接种,但每隔35年仍有一次麻疹流行。台湾自民国74年开始有麻疹全国性统计数据。74当年有麻疹大流行,其中97例因麻疹死亡(死亡率约十万分之1.7人)。造成流行的主因为(1)低疫苗接种率;(2)疫苗接种失败;(3)疫情监视不彰。
麻疹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 病毒,易被阳光、热、强酸及紫外线所破坏。麻疹病毒感染人类鼻咽腔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很快的蔓延至局部淋巴系统。在感染后23天在感染部位及网状内皮组织大量病毒增生,并造成原发性病毒血症。感染后1114天,在血中及感染组织的病毒量达到颠峰,并在23天后迅速下降。麻疹通常经飞沫或患者之鼻咽粘液接触而感染。典型麻疹,被感染的病人经1012天左右的潜伏期后,进入前驱期,会有24天的高烧、咳嗽、结膜炎、鼻炎(所谓3Ccough、conjunctivitis、coryza)等呼吸道症状。
结膜炎出现后12天,接着在腔的颊侧膜可发现柯氏斑点,再12天后身上出现疹子,最先在面颊及耳后,随后散布到全身及四肢,疹子为红斑丘疹,会有融合现象,在47天后再依序消退,红疹出现后12天,热度即开始减退,而皮疹退后,会留下细粉状皮屑与暗色沉着斑。约510%之患者因病毒本身或细菌继发性感染而产生并发症, 包括中耳炎(79%)、肺炎(16%)、腹泻(6%)与脑炎(0.1%)等。 1岁以下之病例死亡率最高,死亡病例多因肺炎(占60%)引起呼吸衰竭所致,但急性脑炎则常发生在年龄较大儿童及成人。怀孕期间如感染麻疹则会增加流产或早产的机会,但目前仍无充分证据显示怀孕妇女感染麻疹会造成胎儿先天异常。
麻疹确定诊断主要依据病毒培养与血清抗体反应;而分子生物技术更是方便的辅助诊断方法,可侦测在尿液、血液及鼻咽分泌物麻疹病毒RNA 。在流行期及疫区,只要出现(1) 全身出疹持续3天以上。 (2) 发烧(耳温或肛温)≧38℃。 (3) 至少具有咳嗽、流鼻水或结膜炎三种症状中的一种,就有可能被视为临床病例。因为它具高度传染力需要大家强力注意防护。
麻疹的治疗主要为支持性疗法以及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其预后在过去数十年来有明显的改善,许多细菌性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等皆可以抗生素有效控制。
台湾地区麻疹疫苗自民国57年开始自费接种,但疫苗接种普及率低,麻疹仍每隔23年流行一次,直到民国67年开始改为全面免费接种,麻疹的流行逐渐有效控制。一般而言,麻疹疫苗严重副作用相当少,接种部位可能有局部反应,如红斑、热或肿胀。1015%接种者在接种后410天,会出现轻微发烧,并可能持续25天。偶而会出现疹子、鼻炎、轻微的咳嗽或柯氏斑点。
民国90年后, 改为12-15个月接种第一剂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国小一年级再常规接种第二剂混合疫苗。近年未见麻疹再大流行,但仍有零星麻疹病例,主要为境外移入,且个案有日益增多之趋势,这显示我们的麻疹防疫仍有死角,要根除麻疹仍有待大家努力。
谈谈一则网络流行的麻疹笑话某太太认为医生帐单太贵了,医生提醒她说「别忘了你儿子出麻疹的时候,我到过你家里出诊八次!」她反驳医生说「你也别忘了,是我的儿子把麻疹传染给全校学生的。」其中提到麻疹的高传染力及隔离的重要性,否则一旦病源不小心散播出去,整个校园皆沦为疫区。
在疫苗未普及前,周期性流行取决于民众的群体免疫力状态;现在,进入预防胜于治疗世代,提高疫苗接种率,就是消除麻疹最简单快速策略。
(本文作者 / 奇美医院 - 小儿科 陈俊达医师)
该文章《麻疹漫谈》由网友『忍听冷风独语』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