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
常见于卅至四十多岁的妇女,近年来廿多岁患者也逐渐多起来,可能随着晚婚、晚孕、不孕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二、三十岁的患者而言,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不孕,一些严重的病例,即使做试管婴儿,也难以着床。
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说是病因相同而病灶不同的疾病,二者都是由于子宫内膜跑到不该存在的地方,如果是在子宫以外,就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是异位在子宫肌肉层内,则称为子宫肌腺症(Adenomyosis),也有人称之为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为什么会跑到子宫肌肉层里?有些人认为可能由于生产或人工流产时,压力太大造成内膜被挤向肌肉层内,但事实上很多病例不但不曾怀孕过,有些连性经验也还没有,真正的致病机转,其实还不完全确定。
子宫肌腺症的患者,其子宫内膜通常四散在肌肉层各处,尤其以子宫后壁的肌肉层内最多见,有时候会集中在一处,形成类似一团肿瘤,这时候才被称为「子宫肌腺瘤」。
子宫肌腺症常见于卅至四十多岁的妇女,不过近年来,廿多岁的患者也逐渐多起来,可能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随着晚婚、晚孕、不孕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二、三十岁的患者而言,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不孕,一些严重的病例,即使做试管婴儿,也难以着床。
临床上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主要依赖症状、内诊和超音波检查。患者通常有经痛,并且往往从月经要来之前几天就开始痛,有些人甚至痛到月经结束之后几天,有些合并有性交疼痛、经量过多、不孕等问题。
超音波扫描可以看见子宫整个肿大起来,子宫壁(尤其常见的是后壁)会超过二点五公分以上,如果超过二点五公分以上的厚度,更是可以肯定必为异常。假如有某一处聚集成一团「肌腺瘤」,则用超音波可与子宫肌瘤辨别,因腺瘤没有一层荚膜包在外围,肌瘤则有,腺瘤的超音波回音比肌瘤强。,使用肿瘤指数CA125也可协助诊断。
真正的百分之百确定诊断,其实是手术切除子宫之后,把子宫送到病理科做切片,才是真正的断定。
不过,在数年前,经由国泰医院病理科主任黄世鸿医师的协助,本人获国科会奖助的一项研究,证实可以在腹腔镜指引下,做子宫肌肉层的针刺切片,不切除子宫也可取得组织标本做病理诊断,这对于还想生育的妇女而言,可做为用药的参考。
由于子宫肌腺症通常病灶散布在整个子宫肌肉层,治本之道是子宫切除,不论经开腹、腹腔镜,还是经阴道手术,挤除整个子宫,自然不会再有此病了。如已完成生育任务,尤其四十岁以上,苦于严重经痛影响生活品质者,切除了宫是一劳永逸的根本办法。
不过,近年来有愈来愈多的年轻粉领族,还没结婚生育,即已罹患此病,如果切除子宫,则完全断了生育的希望,有些甚至可能也因而断了姻缘路。,对她们而言,保守疗法虽不能永绝后患,但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使是保有一线「子」望都好。
如果有局限性的肌腺瘤,可以手术切除肿瘤,子宫完全保留住。如果肌腺症使得子宫肌肉层厚达三、四公分,可以手术「打薄」,再追加药物绐疗。比较不严重的,也可以直接以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Danazol(疗得高),这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用的药,一般必须每天服用二至四颗,持续半年左右,比较厉害的可能需要一年。服药期间月经会暂停,也不再经痛,而药效可依超音波检查子宫肌肉层变薄,子宫也变小,血清中CA125数值下降而知。比较麻烦的是,此药是男性荷尔蒙衍生物,可能出现声音低沈、青春痘、肌肉结实、乳房变小…等副作用,不过临床上绝大多数的患者,副作用都不大。
有一种新药Geatrinone(黛美痊),每周只需服用二颗,且副作用较少。此药每颗近四百元台币,不过因用量低,总花费不贵,健保仍有给付,但目前在台湾尚未普遍使用于所有的医院。
还有每个月打一针的脑下垂体荷尔蒙拮抗剂GnRH,同样可以抑制此症,不过每针近万元,且健保不给付。
这些药物都可以善症状,控制病情,不过一旦停药,通常会逐渐恢复原状,唯有想要再生育者,才值得尝试这种方法。
至于一般的止痛药、止痛剂,则只是暂时性的解除症状,不能使肌肉层内的子宫内膜萎缩,不适合用做长期治疗。
,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