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患者颅内压上升幅度 医师有撇步
对于中风、头部外伤及刚动完脑部手术的患者而言,颅内压上升是不可避免的,而颅内压上升的幅度,往往影响患者预后的状况。嘉义基督教医院神经外科医师与外科加护病房护理师临床发现,除了手术及药物治疗外,在护理照顾上,身体摆位、管路摆放的正确及床头升高的幅度,往往是控制颅内压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控制甚至降低颅内压上升的幅度,将临床经验与创意结合,以随手可得的简单材料,设计出「病床角度尺」及「头颈固定枕」,不但有效维持患者的身体摆位,为患者翻身头颈也能维持姿势,为昏迷中的病患更增一份安全。(左图病床角度尺)
嘉义基督教医院神经外科黄国仓医师指出,一般人正常的颅内压大约介于015mmHg,但中风、头部外伤或刚动完脑部手术的患者,颅内压上升的幅度将影响其预后的状况及后遗症。当颅内压上升至25mmHg时,即表示患者脑部可能受损、预后状况将较差;上升至40mmHg,若合并瞳孔放大,患者即有致命危机。面对这样的患者,医护团队要共同努力的,就是控制颅内压上升的幅度,,患者头颈部的正确摆位显得相当重要。
「病床角度尺」是以色笔及量角尺在硬纸卡上标示角度,以木片固定在床边,随着床头的上升,螺帽会指出目前床头上升角度,医护人员就可清楚的看出目前抬高的床头角度,不致发生角度模糊的窘境。「头颈固定枕」则是在外凸内凹的防水布中填入小保丽龙球,并设计有拉链,依照患者的体型弹性调整内部的小保丽龙球数量,即使在为患者翻身的,也能达到维持头颈直线的摆位。
嘉义基督教医院第一外科加护病房护理长江家贞解释,就算是完全陷入昏迷的患者,在进入加护病房后就完成正确的头颈摆位,但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原本正确的位置很容易下滑歪斜。,常因为需维持头颈位置,而让为患者翻身的工作显得更加吃力。根据研究报告指出,要有效控制颅内压上升的幅度,床头须抬高维持在角度30度、患者头颈呈直线,借此维持患者颈静脉回流及脑部循环功能。
经过医师与护理师耗时近七个月的研究与改善,「病床角度尺」及「头颈固定枕」已落实在每一位在外科加护病房中接受颅内压监测的患者。而这两项创意,也荣获2011年医策会医疗品质奖-潜力奖及金创奖两项肯定。(右图头颈固定枕)
该文章《降低患者颅内压上升幅度 医师有撇步》由网友『热吻对象』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