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觅仙方觅睡方:谈睡眠疾患-失眠
失眠是很普遍的状况,美国的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成人在一生之中曾经罹患睡眠障碍,当中失眠是最常见的问题。台湾地区曾做过调查发现成年女性和男性各分别28%、14%有失眠的情形。
到底失眠是什么?
失眠包含的情况其实十分复杂,范围也相当广泛,失眠是一个症状,失眠症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失眠及失眠症只是睡眠疾患中的一部份,依据今年(2005年)最新版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睡眠疾病共有95种,其它的诊断系统也根据专家的意见及文献的回顾,将睡眠障碍分为几十种,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器质性、非器质性、异睡症、类睡症、失眠、嗜眠、睡眠周期障碍、睡眠呼吸中止、猝睡症、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夜尿症、睡眠行为障碍、身心性睡眠障碍、与身体疾病有关的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睡眠障碍、物质引致的睡眠障碍……等。涵盖医学中的许多不同的领域,包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耳鼻喉科、胸腔内科、小儿科、牙科、泌尿科、肠胃科、心脏科。有不少的因素可能影响睡眠,如环境中的噪音、光线、温度、气压、寝具、身体状况和疾病、精神状况及疾病、运动、饮食、酒、香烟、含咖啡因成分的饮料、药物、毒品。
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失眠,失眠症的定义有几个,一是困难入睡或困难持续睡眠,一为睡眠的时间短,另一为没有入睡的困扰,半夜不会醒来,睡眠的时间也足够,早上醒来时却觉得没有睡饱,十分疲倦。困难入睡就是躺床超过半小时无法睡着,困难持续睡眠则为睡眠中常醒过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对失眠症的定义是一种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情况,且持续一段时间。大型的研究发现于一般人口中有失眠问题者约占30%至48%,不过罹患失眠症的人则占5%至10%,应该尽速接受诊断与治疗。
失眠的影响与症状
失眠症从生理层面来看,会出现自律神经系统的觉醒,高度警觉,下视丘和肾上腺素等压力荷尔蒙轴线处在失调的状况,免疫系统也会改变,有许多的身体疾病都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如直接的改变睡眠的阈值,或影响昼夜生理时钟的节律而破坏睡眠,物质及药物导致失眠也颇常见。自心理层面来看,不少的失眠患者只要一关灯上床,脑中就呈现许多杂念,这是认知功能障碍,或者因为心理、精神上的问题而对睡眠造成负面的影响。失眠症的形成有体质因素(和基因遗传有关),前置因素(与从小到大的环境有关)和急性诱发因素(如疾病、物质、药物、事件),失眠症的病程有概念上的阈值。
失眠常为病患自觉主诉的症状,医师很少对抱怨失眠者进行检查,一方面为原发性的失眠检查不会发现异常,另一方面是多数的失眠症预后良好,于调整睡眠习惯或服用安眠药之后情况就改善,不过对于失眠症病患进行临床检查还是应该做的。这些检查应包括患者的自我评定和医疗工作人员的客观评估诊断。通常做的评量和检查如记录睡眠日志、填写睡眠的自我评量表、身体理学检查、神经学检查、精神状况检查、填写精神评估量表等,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安排进行睡眠多重生理检查(PSG),以了解睡眠的过程、睡眠的结构、睡眠效率、各个睡眠分期的状况……。之后由医师做诊断及鉴别诊断,区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病症,以便拟定治疗处置计划。
如何治疗失眠?
治疗失眠症的第一个原则是需找出相关的因素,情境性失眠者若能解决境遇事件失眠大多数可以改善,焦虑性和忧郁性失眠则应使用抗忧郁剂或抗焦虑剂治疗,身体疾病有关的失眠症需尽速处置生理疾患,物质引致的失眠症宜停止使用该物质。为处置宜早,不要拖延以免慢性化,目前失眠超过一个月就定义为慢性失眠症,要治疗会比较困难。第三个原则就是需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改善生活品质。有需要时该在医疗单位评估后由医师处方使用适量的安眠药及安排心理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一般使用传统的苯二氮平类药物(BZD)或新型的非苯二氮平类安眠药,前者可能导致滥用、依赖、失忆,现在的证据为在一定的治疗剂量下于数周内并不会产生耐受性,造成依赖的情形并非如一般人的预期,后者为高度选择性的药物,可维护良好的睡眠结构,不会造成滥用、依赖,也能以『有需要时才使用』为原则来使用。
非药物性的治疗很重要,诸如肌肉放松训练、控制刺激治疗、限制睡眠治疗、教导睡眠卫生习惯、认知治疗……等,医疗人员会在诊断确定后依据每个失眠症患者不同的状况规划进行。失眠症的病程可长可短,一些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面对睡眠障碍,积极求医,配合医嘱,建立有利睡眠的生活方式才是处理的良方。
该文章《不觅仙方觅睡方谈睡眠疾患-失眠》由网友『无字情书』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