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元凶 肠病毒分析
成大医院病理部医事检验师王贞仁表示,肠病毒是正股的RNA病毒,属小RNA病毒科之一员,其可分成六十几种血清型,包含小儿麻痹病毒3型、克沙奇病毒A型23型、克沙奇病毒B型6型、伊科病毒31型及肠病毒68-71型。肠病毒每年好发于夏秋两季,每年所流行的主要亚型病毒皆不相同。
根据成大医院病毒室近十年的数据分析结果,分别是2001年为伊科病毒30型,2002年为克沙奇病毒B型第5型,2003年为克沙奇病毒A型第16型,2004年为克沙奇病毒A型第10型,2005年为克沙奇病毒A型第16型及克沙奇病毒B型第3型,2006年为伊科病毒18型,2007年为克沙奇病毒A型第6、10型,2008年为肠病毒71型,2009年为克沙奇病毒A型第6型,2010年为克沙奇病毒A型第4、16型;今年的型别则以克沙奇病毒A型第9、10型为主。感染肠病毒的临床表现从手口足症、一般感冒、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及麻痹等症状,皆可能发生。
王贞仁说,肠病毒感染以3岁以下孩童为主,除过去13年来引起恐慌的肠病毒71型可能造成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重症或死亡外,最常见的中枢神经感染症状则为无菌性脑膜炎,这些案例每年都有,而最近10年则以2001及2006年之二波无菌性脑膜炎流行为高峰,在2001年及2006年分别为伊科病毒30型、伊科病毒18型造成大流行,许多小朋友而住院治疗,少数几位不幸死亡。
有关2001年伊科病毒30型的研究分析,过去已于美国临床微生物杂志发表。而2006年在成大团队的分析下发现此病毒(伊科病毒18型)一开始无法用传统的萤光抗体染色法分型,而需以基因定序的方式做分型,进一步进行演化树的分析找到此病毒与基因库的病毒基因串行有3.723.8%的差异,并在VP1基因的第152个氨基酸的位置发现有突变,这些结果显示此基因突变的病毒为造成当年大流行的原因。此结果于本月份在英国医学微生物学杂志发表,其氨基酸突变的立体结构图形非常受到重视。
该文章《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元凶 肠病毒分析》由网友『半盏流年』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