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与记忆/为何悲惨记忆 总是特别深刻?

健康新闻 2023-05-30 21:42健康新闻www.buyunw.cn


图/ingimage


「大家对于往事,对于一切皆可埋葬的说法,都是错的。因为往事总会自己悄悄爬出来。」 (It"s wrong what they say about the past, I"ve learned, about how you can bury it. Because the past claws its way out.)。

畅销小说《追风筝的孩子》以男主角阿米尔这段关于记忆的自白,作为开场。阿米尔对于26年前的往事,尽一切可能想要埋葬,但这段记忆却如鬼魅般,无时无刻缠绕着阿米尔的心灵,从不间断。


悲惨记忆 总是特别深刻
这种如鬼魅般挥之不去的记忆,正是大脑记忆运作的本质。关于记忆到底保存在大脑何处?科学家至今仍没有找到明确解答,但国泰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邱伟哲表示,记忆大致保存在大脑皮质中,尤其越接近海马回及杏仁核,记忆越深刻。
事实上,记忆是一种神经系统保存过去经验的能力,透过五官接受外界消息,大脑能对过去感受、经验产生印象;吊诡的是,人类对于悲惨记忆,总是特别深刻。


恐怖中枢 离海马回较近
一般而言,持续五分钟以上的是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则可长达好多天、好多年、甚至一辈子;但邱伟哲表示,大脑中的「恐怖中枢」距离海马回较近,「愉悦中枢」则距离较远。换句话说,凡是恐怖、悲惨、伤痛、痛苦、哀怨的人事物,越容易进入长期记忆。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经过九千四百九十天,一个太空船都能从地球飞抵太阳系边界的时间,阿米尔的记忆还如此鲜明。


生存本能 远离二度伤害
这种悲惨记忆的模式,邱伟哲称作「生存本能」;他说,因为恐怖、悲伤的记忆容易导致人类受伤,造物者让人类对于这类记忆特别深刻,避免二度伤害。
确实,当人类在这段经验受伤过,往往造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反射。这是由于人类的记忆运作模式,往往宁可让自己多担心一点,避免未来可能的风险。毕竟,趋避风险是多数人的生活模式。


除非失智 记忆很难删除
随着大脑功能发展,一般而言,人类的记忆力会在20多岁时达到颠峰,30岁以后记忆力开始逐渐下滑,但就像宫崎骏动画「神隐少女」中的对白「曾经发生过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
「记忆是无法删除的。」邱伟哲表示,除非失智,否则有人中风、受伤记忆都还存在,只是需要更多的联想、更多的协助,才能搜索到暂时遗失的记忆。
对于一段悲伤的记忆,有人拚命想要丢到资源回收桶,从大脑的内存中抹除那段不愉快的回忆;但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就像一台电脑,删除资源回收桶的文件,其实还是有办法回复。


拚命遗忘 不如接纳重组
「拚命想遗忘的记忆,就越不容易抹除。」台北市咨商心理师公会理事长侯南隆表示,对于记忆应该不是选择遗忘,而是选择接纳,「记忆不是留与丢的问题。」
邱伟哲也表示,删除记忆违反人性,既然无法删除,却可以透过重组的方法,将不愉快的记忆堆积到空间角落;所谓重组的方法就是接触新想法、新事物,对于旧记忆会有不同的诠释。
故事的结尾,追风筝的孩子阿米尔,不是选择埋葬记忆,而是选择面对记忆;,他才能回到那个当初他追风筝的故乡。


▇遗忘或挂念,如何与悲伤记忆共处?
●培养多元兴趣。 ●寻找其他人事物代替。 ●让记忆自然发泄。 ●不是遗忘,而是接纳。 ●不是挂念,而是放下。
(数据源/侯南隆)



  该文章《大脑与记忆/为何悲惨记忆 总是特别深刻?》由网友『习惯喜欢』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