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多糖Ⅱ”病和疝气

健康新闻 2023-05-30 18:48健康新闻www.buyunw.cn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9岁 主要症状:2004年在温州医学院X线检查为:双手骨指短粗,骨膜增厚脊柱胸腰段后凸,椎体上下缘突出,胸部正位片示两肺纹理稍增多,增粗,好动,大脑不清等-----另有疝气 发病时间:2002年 化验检查结果:MpSⅡ(粘多糖Ⅱ型)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07年8月以前到国内(温州,安徽,上海,北京协和等)医院治疗无果. 请问各医师,专家,教授:我孩子现(MpsⅡ)病用什么药来调理病情,增强体质?他肺部不好,能不能做疝气手术?那家医院可以做?(注:我是安徽人)请各位帮帮我,在此拜谢了.我和我妻子已于2008年4月做了染色体检查,我的结果是(46,XY),我妻子的结果是(46,XX)----请问是正常的吗?我们还可以在怀孕生育吗?谢谢! 追加悬赏到20分(2009-9-27 22:40:03)

1号专家的解答结果:粘多糖病:因蛋白聚糖降解酶先天性缺陷所引起的蛋白聚糖分解代谢障碍.其特征是过多的寡聚糖堆积与排泄物,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多有家族史.无特效治疗,只有对症和支持疗法.因酶缺陷的类型不同,预后不一.一般情况下,患儿多于出生1年后发病,10岁左右死亡,但有的病人可存活到50多岁. (一)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紊乱病,系一类溶酶体贮积病.本病可按遗传的方式,粘多糖的种类,缺陷的酶,临床和X线照片的不同表现,分为六型(有的分为八型,包括少见的Ⅶ型,Ⅷ型).临床以Ⅰ,Ⅳ型较为常见.但按遗传方式除Ⅱ型为伴性遗传外,余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国外除Ⅴ型不能进行产前诊断外,其余型别均可作产前诊断. 1.粘多糖型 粘多糖Ⅰ型(H)又称承雷病,胡勒氏综合症,为粘多糖病中最常见的型别.由于缺乏α桳艾杜糖醛酸酶所致. 1)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初生头几个月外貌尚正常,多在1岁以后症状逐渐明显. ①头面部奇特头大,有脑积水,头颅呈舟状.前额低,眼距宽,角膜云翳,视网膜退化,渐致视力障碍.鞍鼻,鼻孔大,鼻尖宽,多有慢性鼻炎,腺样体增大,致鼻咽部窄及张口呼吸.嘴唇外翻,张口,舌肥厚.牙小而分散,耳位低. ②颅骨矢状缝提早封闭,前额部可触及隆起. ③听觉常障碍,电测定有神经性耳聋. ④颈短,胸腔偏平,肋缘外翻. ⑤肝脾大,腹膨隆,常伴发脐疝或腹股沟疝,腰背部有后突畸形. ⑥关节屈曲弯缩,手宽而短,膝外翻,足趾外翻,智力迟钝,语言也落后.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或骨髓白细胞查粘多糖颗粒用瑞忒氏或吉姆萨氏染色时,可在分叶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检查到深紫色,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异常颗粒,往往成丛存在,有时可含有空泡.此种颗粒被称为Reilly氏颗粒,后经组织化学证实为粘多糖. ②尿粘多糖定性试验收集晨尿,用吸液管将尿液0.1ml,一滴一滴地滴于滤纸上,使成6cm左右园斑(每滴一次尿后即用吹风机吹干).将已吹干的尿斑滤纸浸于0.2%甲苯胺蓝染液中染色45秒钟,取出凉干,将上述已干的染色尿斑滤纸浸于10%醋酸中(冰醋酸10m1加蒸馏水90m1)浸泡4分钟,若不洁可再脱一次,空气中干燥.用正常人尿做对照.尿斑外呈紫蓝色环状或点状为阳性.正常人尿班无色为阴性(参阅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主编实用儿科学[下册],4版,北京1985.P.1225). ②血清酶测定有条件可测定艾杜糖醛酸酶. 3)x线检查本型病人骨的生长发育障碍较严重,具特异性改变为肋骨脊柱端细小,胸骨端增宽,形如“飘带”状.脊柱局限性后突,成角畸形多见于胸,腰椎交界处,畸性以第1,2腰椎最重.长骨骨干变化有其特征,上肢尤甚.骨干粗而短,两端逐渐变尖,骨皮质变薄.骸骨,骸骨亦有变化. 4)遗传咨询要点 粘多糖病.Ⅰ,Ⅳ型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父母外表正常,但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后代中,每胎有25%机会发病,因再发风险率高,国内现尚不能对胎儿测定所缺陷的酶.如其母已生过一例患儿,不允许再孕. (二)粘多糖Ⅱ型 1.ⅡA型(重型),ⅡB型(轻型) 系由于缺乏艾杜醛酸硫酸酯酶,小便大量排泄硫酸皮肤素(DS)及硫酸乙酰肝素(HS)为其特点. 1)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与I(H)型相比,较H型轻,ⅡA(重型)无角膜混浊和腰椎后凸,一般15岁前死亡. (2)实验室检查与H型同. (3)骨路X线表现与I(H)型相似,但较轻. 2)遗传咨询要点 本病轻,重型均为伴性遗传疾病,母亲携带致病基因,患者只限于男性,家属要求再孕,可允许再孕,但孕后必须做胎儿性别鉴定;保留女胎,男胎流掉.如患儿父母均有同病则不允许其母再孕.待将来能对胎儿测定缺陷的酶后即可保留健康胎儿. (三)粘多糖Ⅳ型又称摩固欧综合症 A型缺乏半乳糖苦6硫酸酯酶(Galactose一6梥uphatesulphatase).B型缺乏β半乳糖苷酶(β桮alactosidase).发病与近亲婚配有关,本型有严重典型骨变化,但少见. 1.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①生后正常,第12?8个月走路始发现异常.4岁左右体征明显,胸腰段后突,膝外翻,足外翻,躯干矮小. ②站立时缩颈,向前探身,髋膝屈曲如爬行状. ②眼距宽,有鞍鼻. ①胸前后径增大,脊柱后弯困难. ③腹部膨隆,但肝脾不大. ⑧干骺端活动受限,手足短,手指宽,步态摇摆. ⑦肌力弱,智力正常,本症很少死亡. 2)实验室检查①尿中出现硫酸角质素有助诊断(方法同I(H)型);②血清酶测定有条件可作. 3)骨路X线检查X线与I(H)型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是本型脊柱骨发育不良,典型改变多发生下段胸椎及上段腰椎. 4)遗传咨询要点本病为常染体隐性遗传,咨询要点与1(H)型同.

如果以上关于“粘多糖Ⅱ”病和疝气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