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菜鱼(鲜味鱼独一家)

生活知识 2025-04-26 12:18生活知识www.buyunw.cn

鱼:海味还是湖珍?独家美味,传奇不断

文/曾庆伟

在美食家的眼中,第一个尝试新鲜食材的人,值得我们为其立传。对于鱼这一美味,人们的赞美与推崇,使其成为了湖北菜中的翘楚。

鱼,这种独特的淡水鱼种,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其记载。南北方对其称呼不同,但如今通称为鱼。它与刀鱼和鲥鱼并称为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鱼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尤以长江石首段的鱼品质最佳。其周身无鳞,肉味独特,质地鲜嫩,是真正的上等食用鱼类,春夏间最为肥美,鱼肚有弹性且多胶质。

武汉,这座江城对鱼的享用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年间,市民就已经视鱼为难得的美食。清人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就有相关记载。而“老大兴园”这家餐馆,更是以擅长烹制鱼而名声大噪。经过几代“鱼大王”的努力,“老大兴园”的名声不仅在武汉,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谈及“老大兴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其招牌菜红烧鱼。这道菜肴经过刘开榜、曹雨庭、汪显山、孙昌弼等几代名厨的精心研制,已成为湖北菜的代表之一。尤其是孙昌弼,作为烹饪大师,他在保留传统红烧鱼的基础上,推出了多款新菜,使鱼菜系跻身于国内名菜之列。

我曾有幸品尝过孙昌弼大师的全桌“鱼宴”,那一桌菜色几乎全部取材于长江鱼,价格虽似天价,但那份美味与体验却令人难以忘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品尝了各种鱼菜式的美味,更是亲眼见证了孙昌弼大师亲自烹制红烧鱼的全过程。一条无鳞的活鱼,在他那双巧手下,经过独特的烹饪工艺,变成了一道色泽油亮、鱼块不散、汁浓味鲜的佳肴。这一烹饪过程充分展现了孙昌弼大师的实力与技巧,他的“鱼大王”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鱼的独特美味与传奇故事,不仅在湖北广受欢迎,更是成为了中国菜系中的璀璨明珠。而像“老大兴园”这样的餐馆,更是将这一美味传承发扬,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鱼的美味。对于那些热爱美食的人来说,鱼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在品味鱼的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些传统美食文化,让它们在时代变迁中继续发扬光大。毕竟,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美食传奇,继续在我们的餐桌上演绎。招牌美味鱼,百年传承的经典之作,让两家百年老店北京“全聚德”和武汉“老大兴园”声名远扬。一种深海的秘密,一款令人回味无穷的菜品,经历风雨洗礼的它们,已逾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们不仅培育了四代“鱼大王”,更给无数餐饮同行带来了经营上的启迪与灵感。

回首往昔,那些品尝过鱼的人们,无不为它的鲜美而陶醉。一位北京的高龄书法大家,在品尝了“老大兴园”孙昌弼烧制的鱼后,赞叹不已,挥毫泼墨写下了:“老园旧业逾百年,鲜味鱼独一家。”这是对孙昌弼师傅手艺的肯定,也是对“老大兴园”百年传承的赞誉。

不仅如此,更有食客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为品尝这美味的鱼。一位外地顾客在品尝后,虽以打油诗的形式表达赞美之情,言辞朴实却饱含深情:“远来江城赏知音,黄鹤白云面貌新,老大兴园鱼好,一路春风香满唇。”这是对“老大兴园”的肯定,也是对这道招牌菜的赞誉。

然而世事无常,令人遗憾的是,位于汉口航空路上的百年老店“老大兴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市政建设需要而拆除,至今尚未恢复营业。这无疑是一种损失,对于食客们来说,无法再次品尝到那美味的鱼是一种遗憾。

曾庆伟,作家、美食评论家,对美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不仅是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美食文化委员会主任、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特聘教授,更是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及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他的著作《荆楚味道》、《楚天谈吃》等书籍,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湖北的美食文化。而其中的招牌美味鱼,更是他笔下的佳肴,一道老味鱼,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年传承的美味。

如今,虽然“老大兴园”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其他餐馆品尝到美味的鱼,感受那份百年的传承与经典。招牌美味鱼,老味鱼,已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道美食记忆,永远流传下去。

上一篇:男子吃甘蔗砂糖橘致精神错乱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