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同性伴侣争抚养权案宣判

生活知识 2025-04-19 08:57生活知识www.buyunw.cn

一、案件背景介绍

原告小提(化名)与被告阿美(化名)是一对特殊的伴侣。他们共同协商生育,决定采用“A卵B怀”的方式孕育孩子。小提提供了卵子,而阿美则负责怀孕并成功分娩。这对曾经的伴侣在孩子出生后感情破裂,引发了一场关于孩子抚养权的激烈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小提认为自己作为基因母亲,应该享有抚养权,而阿美则强调自己作为分娩母亲的地位,认为生育是双方的共同决定。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休。

二、判决结果及核心依据详述

近期,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驳回原告小提的抚养权请求,确认阿美为孩子的法定母亲,孩子将由阿美抚养。

判决的核心依据如下:

1. 法律认定:根据《出生医学证明》,阿美被认定为分娩母亲,这符合我国法律对母亲身份的认定标准。

2. 生物学证据的缺失:小提未能提供有效的生物学证据,证明其与孩子之间存在亲子关系。

3. 未成年人保护:法院在判决时,考虑到母子关系的认定应基于孕育过程中的情感联系和“十月怀胎”的艰辛,而不仅仅是基因关联。这一决定也符合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三、案件意义及法律现状反思

此案揭示了同性伴侣在权益方面的困境。在我国,同性婚姻或伴侣关系尚未得到法律承认,导致在类似案件中,当事人无法基于伴侣身份主张共同抚养权。争议只能通过现有的亲子关系法律框架来解决。

此案首次明确了“分娩者为母”原则在同性伴侣生育纠纷中的适用,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它也凸显了法律在非传统家庭结构中的解释空间与局限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审判决后,原告小提已提出上诉。但截至2025年3月,关于二审的结果尚未有公开信息。

此案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抚养权的纠纷,更是对现行法律的一次挑战。它提醒我们,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法律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情况,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公众也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理解和尊重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

上一篇:贾玲回应片尾放减肥备忘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