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安全/肌肉酸痛用什么药?乱用药有中毒致死案例
咨询药师台北市立联合医院药剂部资深药师林依侬关于肌肉酸痛的话题
“酸痛用ㄐㄧ立,ㄙㄥ(酸)ㄊㄤ(痛)呵李立”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反映出民众在面对肌肉酸痛时的常见反应。当身体某处肌肉出现酸痛,很多人习惯使用酸痛胶布或药膏来缓解症状。治疗肌肉酸痛并非简单的贴药或涂药,它涉及到对肌肉酸痛成因的深入了解以及如何恰当缓解症状。
肌肉酸痛通常是由于肌肉的过度使用引发的疼痛症候群,与乳酸堆积、肌肉痉挛、肌肉损伤有关。它大致可分为急性肌肉酸痛和慢性肌肉酸痛。急性肌肉酸痛主要是肌肉在持续收缩时,因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能量危机,进而产生不良代谢废物。这些代谢物如无法及时清除,会持续累积并刺激感觉神经,引发疼痛。慢性肌肉酸痛则多因肌肉长时间高强度收缩造成。
面对琳琅满目的酸痛药物,哪一种才是最安全有效的选择呢?市面上的酸痛药物以外用药为主,包括贴布、药膏和喷剂等。这些外用药的成分能透过皮肤直达酸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由于有效成分含量较口服药低,其副作用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常见的酸痛药物成分包括消炎成分,如非固醇类抗发炎药物,它们主要抑制发炎物质的合成,具有抗发炎和止痛效果。还有抗组织胺成分,如苯海拉明,能缓解因不当动作导致的局部肌肉损伤引发的红肿痛现象。中药成分如红花、桂枝等也有活血止痛、消肿之效。其他成分如薄荷、樟脑有清凉作用,喷剂中的挥发性物质则能使皮肤感觉冰凉以减轻疼痛。
使用治疗肌肉酸痛药物时,需先清洁患部皮肤,然后依不同药物类型进行涂抹、粘贴或喷雾。但使用这些药物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某些药物含有水杨酸甲酯成分,应避免6岁以下儿童使用,且水杨酸过敏的人也不宜使用。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引起特定副作用,如肝毒性等,需特别注意。
药师提醒,在购买药物时,应让药师了解需求,并讨论药物疗效和副作用,选择最适当的药品。确保在充分了解药物特性和正确使用方法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缓解肌肉酸痛。在使用任何药品之前,阅读药物说明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肌肉酸痛贴布这类药物,只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大面积和长时间的反复涂抹,并且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大部分药物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对于年龄在6岁以下的儿童,应特别小心避免使用含有相关成分的药物。
想要避免肌肉酸痛,应从日常生活着手。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适当活动肢体以舒缓疲劳。情绪因素也不容忽视,因为过度紧张和压力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在运动前,务必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活动。平时可安排慢跑、游泳或韵律操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能让肌肉得到放松,提升心肺功能。
如果不幸出现肌肉酸痛,应该多休息,配合一些伸展运动来放松肌肉。视情况采取冰敷、热敷等措施,并可考虑使用酸痛药物作为辅助。但务必记住,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必须适量,外用药绝对不可口服。如果症状持续未改善或恶化,应立即就医。
由网友‘酒伴人生’的这篇文章《药安全/肌肉酸痛用什么药?乱用药有中毒致死案例》,提醒我们在面对肌肉酸痛时,不仅要关注药物治疗,更要注重日常生活的预防和调养。对于药物的使用,我们必须保持谨慎,遵循医嘱,避免因误用或滥用药物而带来的风险。文章提供的建议仅供参考,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判断,如有疑虑,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药物安全关乎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在处理肌肉酸痛时,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和日常预防措施同样重要。希望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