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在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奖仪式上,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位杰出科学家约翰约瑟夫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和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因其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而备受赞誉。这两位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矢志不渝地推动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为物理学、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简要回顾近年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情况:
在2023年,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和安妮卢利尔(Anne L’Huillier)因开发阿秒量级光脉冲技术,用于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获得该奖项。而在2022年,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和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则在量子纠缠光子实验及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上获得此荣誉。至于2021年,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和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则因地球气候物理建模及复杂系统无序与波动相互作用的研究而获得嘉奖。
说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选流程,其严格程度可想而知。在提名阶段,瑞典皇家科学院会向全球约3,000名学者发出邀请,这些学者包括物理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及往届获奖者。接着,委员会会从这些提名中选出约二十名初步候选人,再经过专家的深入评审后,确定最终的候选名单。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全体院士会通过秘密投票的方式,选出最终的获奖者。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为止,共有六位华裔科学家有幸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科学家。他们的杰出贡献不仅为全人类带来了知识与智慧,也为科学界树立了榜样。约翰约瑟夫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辛顿的获奖,无疑是科学界的一大盛事,也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无限可能。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科学的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