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打鼾日嗜睡 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缠身
鼾声如雷,或许不只是枕边人的困扰,也可能隐藏着健康的大问题睡眠呼吸中止症。医师提醒,要改善这一问题,应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其中减重、酒是首要任务。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状况。
在新北市,彭先生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名60多岁的男士晚上打鼾严重,有时会突然安静几秒钟后再继续,导致睡眠品质极差,白天则容易打瞌睡,甚至在驾驶时险些发生交通事故。幸运的是,他及时来到台北慈济医院接受检查,被确诊为睡眠呼吸中止症,并使用正压呼吸辅助器进行治疗后,终于恢复了良好的睡眠。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状不容忽视。除了鼾声如雷和突然中断外,患者通常还会感到窒息或呛到的感觉。患者往往认为自己睡得很好,但实际上只有浅眠。早晨起床时感到头痛、疲劳,白天频繁打瞌睡,甚至晚上频繁起床排尿。这些症状在国内的患者中普遍存在,从8岁至92岁都有发病的可能,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女比例约为5:1。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导致患者在睡眠时反复缺氧,从而引发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或导致精神不佳而发生意外。对待这一病症绝不能掉以轻心。
杨美贞医师强调,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包括过度肥胖、上呼吸道阻塞等。半数患者是由于鼻子和上呼吸道问题,如过敏性鼻炎、颅颜构造异常、扁桃腺过大等导致的。另外半数患者则是与过度肥胖相关的后遗症,由于脖子粗短,喉咙里的软组织压迫到上呼吸道。
针对这些症状,医师通常会安排夜间睡眠呼吸检查,通过仪器检测患者睡眠时的各种生理变化,以确定是否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轻度患者可以尝试侧睡,并把床头抬高30度,或者寻求耳鼻喉科和口腔外科的帮助;而中重度患者则大多需要配戴正压呼吸辅助器,以撑开上呼吸道,避免呼吸中止。
尽管医界已证实长期夜间反复缺氧会引起严重心血管疾病,但仍有许多患者因心理排斥、感觉不舒服或过敏等因素拒绝配戴呼吸辅助器。对于这部分患者,杨医师表示深感担忧,因为一些不愿配合治疗的患者因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住进了加护病房。
配合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成效。如一位8岁的男孩,因睡眠呼吸中止症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经过正压呼吸辅助器治疗后,不仅睡眠品质改善,生长发育曲线也加速上升了。
在此提醒广大读者,若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并积极配合治疗。肥胖与此症有很大的关联,控制体重尤为重要。让我们关注健康,远离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