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堵截草原火
内蒙古草原防火体系:堵截火情,筑牢生态屏障的坚实防线
作为祖国的北部生态要地,内蒙古近年来面临着一项重大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草原火灾,确保边境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治区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草原火防控策略。以下是其关键措施和典型案例的细致展现:
一、边境火情堵截行动纪实
当2025年3月蒙古国的草原火灾逼近我国边境时,内蒙古多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为例,他们迅速组织森林消防队伍,对蒙古国境内蔓延的草原火情进行封控堵截。经过紧张有序的扑救,成功扑灭边境线的明火,并转入持续巡护阶段。这仅仅是内蒙古强化边境火灾联防联控的一个缩影。与蒙古国相关边境省份建立的火灾联防联控协定,确保了两国在火灾处置上的无缝合作。
二、预防为先,应急为辅的全方位策略
内蒙古的防火工作注重预防,而非应急应对。赤峰市全域推广的计划烧除技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科学划定烧除区域、错时轮烧,有效地减少了可燃物载量。而巴林左旗等地开展的可燃物清理演练,更是提升了火灾防控能力。森林消防队伍的专业化应急响应同样功不可没。他们采用“以巡待扑”“分段控制”等战术,结合气象监测快速响应,成功扑灭多次重大火灾。
三. 火险预警与群众参与
内蒙古的防火工作还注重科技支撑和群众参与。鄂托克前旗等地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结合气象数据评估火险等级,实现了精准预警。而巴林左旗的“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更是提升了群众的防火意识。通过案例警示、入户宣讲等方式,发动基层网格员参与防火行动,构建了群防群控的格局。
内蒙古的草原防火体系,通过“预防-管控-应急”的闭环管理、跨境协作与科技支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草原防火墙。这一体系的运行,不仅有效维护了边境生态安全,更是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