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中秋过后咋养生

生活知识 2025-04-18 07:19生活知识www.buyunw.cn

经过一个炎热的夏季,人们的体力和精力因暑邪耗气而有所损耗,随着秋季的到来,我们需要及时调理和补养。今天失眠网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些中秋过后的养生之道。

入秋之后,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气候由暑湿逐渐转向秋燥。秋季养生需遵循“养收”的原则,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情志还是体育锻炼,都离不开这一核心。

饮食方面,中秋时节天气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咽燥、鼻衄鼻干、皮肤燥痒等症状。为了缓解这些症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有润燥作用的白色中药,如白菊花、银耳、莲子、芦根等。深秋时节,中医称之为“凉燥”,此时应尽量避免饮用凉茶,特别是对于那些胃口不好、全身怕冷、易腹泻的人来说,更应如此。

在饮食方面,秋季应以多食酸、少食辛为原则。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而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我们要减少或禁食葱、姜等辛味食物,以及西瓜等寒凉食品。早秋时节,可适当多食些辛温食品,如萝卜等。白露后,气候转至干燥,应多吃些清润食品,如芝麻、核桃、蜂蜜及梨等,以润燥滋阴。

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与鸡俱兴。特别是中老年人,应避免睡眠时间过长。因为秋冬是脑血管病好发季节,长时间睡眠的后期阶段,脑部血流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脑血栓形成。适当早起可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

高温带来的烦躁、失眠、懒动以及贪凉受寒等问题,都可能使人体健康受损。这些问题在秋季可能会集中显现,如关节痛、颈椎病等。这些症状大多是由于夏季过度吹空调、电扇或夜晚过分贪凉导致的。局部热敷、保暖和按摩可缓解症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也与夏季贪凉有关。

在运动方面,秋后适合做量力而行的运动,如走步、跑步、登山、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促进脾胃运化,增强食欲。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适得其反。饮食要适当多吃山药、百合、莲子、薏米等,有助于克服疲倦。如果出现气短等症状,可多吃大枣来健脾胃。

随着秋老虎逐渐下山,一场场秋雨带来的寒意悄然而至。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不生”。在这凉爽的秋雨天,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暖。脖子、腰肾、脚踝三个部位均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一旦受寒便会引起相关部位的疾患。这三个部位的保暖至关重要。

中秋过后,我们要根据气候的变化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和保暖措施,我们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季。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