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并非都可以游泳 婴儿游泳有好处也有禁忌
婴儿游泳:水中的新生儿保健活动
婴儿游泳,这一看似简单的活动,实则是一种特定的、阶段性的水中早期保健活动。它专门针对1岁以内的婴儿,在专业的安全保护措施下进行,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和看护。早在婴儿出生的当天,这项活动就可以开始。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有序的、技巧性的婴儿水中抚触、被动游泳操和自主游泳。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活动时,不得不提到其中的注意事项。每次婴儿游泳时,必须有专人全程监护,确保婴儿的安全。在套好泳圈后,家长需检查保险粘贴是否粘牢,然后逐渐且缓慢地将婴儿放入水中。使用游泳圈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确保泳圈的型号、保险按扣等完好无损,没有漏气现象。对于新生儿,出生10天内需要特别注意,必须在脐部贴防水护脐贴,游泳后还要做好脐部的消毒工作。选用泳圈时,要根据婴儿的颈围来选择合适的型号。游泳完毕后,要迅速擦干婴儿身上的水迹,并注意保温。
关于婴儿游泳,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例如,有人认为婴儿游泳越早越好或者游得越久越好。其实,这些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是否适合游泳要根据婴儿的健康状况来决定。在婴儿出生后24或48小时,脐部长好后下水比较合适。游泳的时间和运动量也要控制,并不是越久越好。游得时间过长或在水中运动过多会导致婴儿疲劳甚至虚脱。在家中自行进行婴儿游泳并不如看起来那么简单。除了购买相应的设备,还需要注意室温和水温的控制,并且父母一定要确保自己具备相关的护理技术和医学常识。特别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在成人浴缸中让宝宝游泳,以避免出现溺水的危险。
那么哪些婴儿不适合游泳呢?例如,Apgar评分小于8分的新生儿、有新生儿并发症或需要特殊治疗的婴儿、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或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新生儿等。皮肤有破损或感染的、感染、感冒、发烧、拉肚子、脚易抽筋、身体异常、免疫系统有问题、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注射防疫针后的婴儿至少在24小时后方可洗澡或游泳。
婴儿游泳是一项有益于婴儿健康的活动,但必须注意上述各种事项和误区。只有在专业的安全保护下,由专业人员操作,才能确保婴儿的安全和健康。关于游泳对于新生婴儿的健康影响,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科学发现。如果婴儿的湿疹局部有感染或者非常严重,那么游泳可能并不适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对于健康的婴儿来说,游泳可以带来诸多益处。
研究发现,新生婴儿游泳可以刺激其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宝宝视觉、听觉、触觉和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这种刺激有助于宝宝更快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提升其感知和反应能力。这对于宝宝的整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游泳还有助于促进宝宝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强其食欲和消化功能。这不仅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吸收营养,还有助于其生长发育。游泳还能增强宝宝的循环和呼吸功能,调节血液循环速度,增强心肌收缩力。
通过水对胸廓的压力,游泳可以促进新生儿胸部的良好发育,增加肺活量。而婴儿在水中自主的全身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其骨骼、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还有助于其运动技能的发展。
水的轻柔爱抚本身就能使宝宝感到身心舒适,有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这对于新生婴儿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其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新生婴儿游泳具有多方面的益处,包括促进身体发育、增强身体素质以及提升睡眠质量等。在让宝宝游泳之前,一定要确保宝宝的健康状况良好,避免在湿疹等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游泳。家长在宝宝游泳过程中也要保持密切的关注,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