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闯年关
一、地方财政压力现状的剖析
在广袤的土地上,财政的压力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中部某开发区,由于财政供养人员相对较少,“三保”压力相对较轻,但企业奖补资金却遭遇落实的困境,仿佛一块难以攻克的堡垒。而在北方某地级市财政部门,年底的“账单”压力如影随形,部分项目资金被迫延迟至次年拨付,工作人员以乐观的态度应对这场“时间战”。
二、年度收支矛盾的凸显
2023年,地方财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在10月,主要税种的收入增幅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但全年收支平衡的道路依然坎坷不平。这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地方财政需竭尽全力,才能跨越这道难关。
三、中央财政支持措施的力量
中央财政并未袖手旁观。财政部在11月下达了2023年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全年合计高达数千亿元,提前下达的2024年资金更是数额庞大,重点保障基层“三保”需求。这笔资金如同一股暖流,旨在改善县级财力的均衡度,强化财政的管理能力。税收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2023年10月也传递出积极信号,企业所得税连续两月正增长,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的回暖。
四、地方应对策略的制定与执行
面对压力,地方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一方面,“开源节流并举”,在收入端强化与税务部门的协作,确保“应收尽收”;在支出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暂停非必要项目资金拨付。另一方面,通过“跨周期资金调度”,部分项目资金通过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延后处理,有效缓解当期的支付压力。
五、总结与展望
2023年底地方财政面临的“闯过关”的核心矛盾,可归结为收支时间错配与结构性压力的挑战。中央的转移支付和税收回暖为地方提供了关键支撑和信心。区域间的差异以及基层资金调度的效率仍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在这场财政的博弈中,我们期待更精细的管理,更高效的调度,以确保财政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