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半小时进食 降25%体脂肪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运动对健康和体态的重要性。规律运动不仅能提升身体素质,还能有效维持身材。仅仅运动并不足以达到最佳效果,合理的饮食同样关键。特别是对于运动后半小时内的黄金进食时机,若不把握,不仅会影响减肥效果,肌肉的恢复也会受到影响。
台湾的郭家骅教授是运动营养学的权威,他提醒我们,现代人的工作多以坐姿为主,长时间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那些外表看似苗条,实则体脂较高的“泡芙族”。对于这类人群,无论是进行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只要能动起来、适度活动,都能提升新陈代谢速率,增进健康。
若想要塑造健美的体态、延长生命长度,光靠走路显然不够。重量训练是养成肌力的关键。选择合适的运动模式以及运动后的营养摄取时机和饮食内容也是影响运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许多人对运动后进食存在误解,担心会发胖而不敢进食。运动后适量补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运动后半小时内是肌肉吸收保存能源的最佳时机。此时补充营养不仅能发挥较好的减脂效果,还有助于增加肌肉合成。据一项人体实验指出,运动后立即用餐与隔4小时后相比,体脂肪能减少25%。
林若君营养师为运动前后的营养补充提供了专业建议。运动前1小时,可以选择容易消化、体积小、重量轻的食物,如营养饮品或高纤维、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以稳定血糖,维持体力。运动中,每10至15分钟应补充150到200c.c.的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规律运动结合合理的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把握运动后半小时内的黄金进食时机,选择合适的饮食内容和时机,能让你更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和维持身材的目标。让我们共同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运动与饮食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双翼。重塑活力:运动后的营养策略与关键营养素
经过一场激烈的运动后,你的身体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状态,此刻的营养补充对于身体的恢复和重塑至关重要。据研究,运动后30分钟内进食,体脂肪减少效果比延后用餐显著多出25%,肌肉增加效果多6%。这是因为运动后,肌肉对养分的竞争达到最强,此时补充养分能使脂肪吸收配额减少,从而达到显著的塑身效果。
那么,如何正确补充营养素呢?林若君营养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她强调,除了把握运动后30分钟的黄金进食时间外,选择正确的、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蛋白质氨基酸也至关重要。
1. 乳清蛋白:这是一种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的营养素,可以提升约70%的氨基酸浓度,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肌肉量。乳清蛋白中的胱胺酸有助于促进体内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的产生,提升身体的防护力。低脂牛奶和无糖酸奶是获取乳清蛋白的好来源。
2. L-麸酰胺酸:这是人体免疫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氨基酸。运动后补充麸酰胺酸可以降低长时间运动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并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无糖豆浆是一个良好的摄取来源。
3. 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主要包括白胺酸、异白胺酸和缬胺酸,是肌肉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在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中,支链氨基酸可被肌肉用作能量来源,具有预防或延迟疲劳的效用。
除了这些营养素的补充,郭家骅教授建议国人除了常规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外,还应逐步加强肩部、胸部和臀部肌肉的锻炼。这些部位的肌肉训练对于提升整体身体力量和形态至关重要。
文章最后提醒,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在进行营养补充和锻炼时,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所述内容未经核实,读者在决定实践前请自行研判。原文由网友“如歌黑白”投递至本站,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