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基于精细化管理下的岗位引领工作模式
近年来,医院规模持续扩张,护理队伍逐渐年轻化,大量低年资护士进入临床一线。目前,我院拥有规培护士182名,占全院护士的16.9%,平均每个科室都有规培护士的身影。与此院龄5年以下的护士数量更是达到了454名,占全院护理人员的42%。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更新以及患者需求的增高,临床对护士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临床科室工作量大,人员紧张,如何使低年资护士迅速适应岗位,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了每一位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院以妇产科护理组为基础,通过广泛征求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对于岗位的理解,建立了以高年资护理人员为首的指导讨论小组。该小组对科室各岗位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使年轻护士全面认识所在科室的岗位意义。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通过分析年轻护士的职业素养、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结合三甲医院护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建立了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制定各类岗位任务清单、执行模板、考核标准等方式,形成了科学化的岗位引领模式。
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理念与方式,使其走在了全国护理同行的前列。近三年的临床使用表明,这种新模式明显缩短了低年资护士适应岗位的时间,使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轮转岗位需求。该模式还及时避免了错误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取得了满意的质控效果。该模式还保障了护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了岗位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达成了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目标,促进了病人满意度的提高。
目前,该模式已在全院13个病区推广使用,并得到了省市内外30余家医院的积极反响。岗位引领护理工作模式已从最初的病区岗位工作指引单发展到单项目工作指引单,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该管理模式方式灵活,可应用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护理工作。
对于患者而言,通过岗位引领实现标准化管理,可以获得同质化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忠诚度。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岗位引领可以加速低年资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提高她们的工作质量,并矫正高年资护士的不良工作习惯。该模式还可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增强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度。
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该模式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并降低了科室护理人力成本。通过实际测算,该模式使得实际需要的护理人员数量减少,从而节约了人力成本。
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机构,为患者和护理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